生态文明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的体现
陈杰绒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515144
引言
传统的农村高中生物教师设计并布置作业常常以课外练习题为主,让学生在课后借助课外练习题,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这样的作业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却给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也会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1]。对此,教师若想对农村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各种题型的的生物作业中,还要正确认识将其融入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的价值,以此从理念层面发展到实践层面,依托高质量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让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优化生物综合素养。
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农村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的价值
(一)培养系统思维与综合分析素养
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作业设计中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与综合分析素养。从学生的系统思维的培养方面而言,教师借助生态文明教育作业,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综合分析做好重要铺垫。结合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大部分农村地区蕴含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设计生态文明教育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活动中从整体视角理解生物现象与生命规律,借助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塑造学生生态责任与担当意识
党的二十大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农村高中生物教师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作业设计中时,能有效让学生明确生态保护的意义[2]。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设计一系列与生态文明有关的作业内容,能使学生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学会如何优化对资源的利用、平衡生产与环境污染等,这与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培养学生生态责任与担当意识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能助力学生今后以高度生态责任意识为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的体现
(一)生态文明教育在社会责任类“长作业”中的体现
结合高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特点可知,大部分教师常常将作业设计的目光聚焦在让学生完成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上,这样的作业内容不仅单一,学生做作业的形式也十分固板。且这部分作业往往属于“短作业”,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跨度下习得一个多或几个知识点。而在“长作业”中,学生不仅能深化知识理解,也能够实现意识、理念或习惯的培养。农村教师则可以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作业中时,让其以社会责任类“长作业”的形式出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比如,在为学生讲解《选择性必修 2·生物与环境》时,其中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生态学进行的,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后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对此,在后续设计作业时,教师不仅要借助长作业让学生关注到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也要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了对社会生态文明事件的讨论中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提升生态保护责任感,优化生活行为与习惯。
以“人与环境”作业设计为例,作业例题如下: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应自觉构建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① 借助互联网搜索生活垃圾分类执行标准,基于自己村子垃圾分类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② 根据自己村子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你还有哪些好的提议?以你自己的能力,为保护村中的生态环境你可以做什么?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生物实践活动中的体现
生态文明素养是在环境素养、生态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人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既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这一和谐共生的角度提出的,它是“对生态的一种文明态度”。农村地区生物教育资源丰富,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生物的多样性,都比城市地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占有优势。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农村高中生物实践活动中的体现可从生物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在为学生讲解“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为让学生深化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实践类作业。比如,利用植树节等节日,让学生参与植树公益活动,以此将劳动实践与生物课堂结合起来,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作业例题如下:
① 知识理解巩固题:生态系统范围: ;生态系统的结构:② 简答题:假如你是参与植树活动的学生,结合本地土壤与气候条件,请你列举三种适合在本地种植的树木,并简要说明理由。③ 实践操作题:学校计划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小型的植树活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植树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评价融入作业任务中。如借助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对学生在植树活动作业中表现出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反馈。必要时,教师可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到实践作业中来,让家长在作业参与及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逐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而将该理念辐射到社会,促进村级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综上而言,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农村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能塑造学生价值观,增强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结合农村高中生物作业设计实践而言,生态文明教育可在社会责任类“长作业”中的体现,也可在生物实践活动中的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不是土地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土地。因此,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非常重要。在今后的生物教育教学中,教师仍应对生态文明教育及作业设计的创新性提起高度重视,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韩默子.生态文明视角下高中生物学选修模块“生产与环保”的内容与教学的实践研究[D].延安大学,2024.
[2]和彩莲.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作业在高中生物学《生物的进化》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