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泸水实践路径研究
乔美玉
中共泸水市委党校
一、引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泸水市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泸水市在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举措、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参考。
二、泸水市基本情况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地区。这里居住着傈僳族、白族、彝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复杂的民族构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实践举措
(一)构建全方位宣传教育体系
1.学校教育:泸水市各中小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例如,一些学校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民间艺人到校传授傈僳族歌舞、乐器等民族技艺,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社区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等内容。社区还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民族团结文艺汇演、民族美食节等,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3.媒体传播:充分发挥当地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开设民族团结专题栏目,制作并播放了一系列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录片和短视频,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红色教育强化历史记忆:以片马为红色教育路线,通过组织学生、培训学员、单位职工参观片马抗英纪念馆和抗英胜利纪念碑,实地感受先辈抗击外敌的历史。列如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沉浸式教育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警民联合巡逻、群防群治等方式,将民族团结融入日常治安管理。民警与群众协同戍边,既维护边境稳定,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1. 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如怒江傈僳族阔时文化节,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在活动中,不同民族的群众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大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同时,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创新,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线路,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三)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1.示范引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家庭等创建活动,树立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奖励、经验推广等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来。
2.结对帮扶:组织机关单位、企业与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同时,通过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等方式,增进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
(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在安置点,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2.就业创业: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机会,鼓励他们到外地务工创业。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水平。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少数民族群众与其他地区的各族群众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拓宽了视野,增进了民族团结。
四、实践成果分析
(一)民族认同感增强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学校,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珍惜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在社区,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关系更加融洽,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不断提升。
(二)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泸水市各民族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队伍不断壮大,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泸水的民族文化。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显著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泸水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这些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民族团结事业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
易地扶贫搬迁和就业创业等举措,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安置点和工作场所,不同民族的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也逐渐增多,进一步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面临的挑战
(一)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虽然泸水市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宣传教育内容和方式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导致宣传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例如,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而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加强。
(二)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泸水市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一方面,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目前,泸水市在工作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工作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对策建议
(一)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精准定位受众群体: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宣传教育方案。针对老年人,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如举办民族文化讲座、播放红色电影等;针对青少年,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开发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宣传教育产品,如动漫、游戏等。
2.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宣传教育形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视频,提高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二)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1.加大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机制,通过举办培训班、师徒传承等方式,培养一批年轻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民族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科技、教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管理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对影响民族团结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引导: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教育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四)完善工作机制
1.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七、结论
泸水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构建全方位宣传教育体系、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举措,增强了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以及完善工作机制。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泸水市必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泸水市应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州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做法和经验,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水平。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广大民族工作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泸水市民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泸水市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泸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