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初中生数学阅读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

夏婷婷

天水市麦积区天成学校

引言

数学阅读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初中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明显困难。他们面对数学教材中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内容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种阅读困难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制约了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深入研究初中生数学阅读困难的成因,并探索有效的教学对策,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材因素导致初中生数学阅读困难

当前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虽遵循了一定的逻辑和认知规律,但部分内容仍给初中生的阅读带来挑战。从内容难度来看,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表述较为严谨抽象。以函数概念为例,教材中用“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y,如果给定一个 值,相应的就确定唯一的一个 y 值,那么就称 y 是 x 的函数”来定义,对于初次接触函数的学生而言,理解这样的表述存在一定难度,难以在脑海中构建起函数的直观形象。

教材知识点的分布有时不够连贯,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的性质和定理分别在不同章节介绍,学生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和整合,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而且,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类型多样,部分题目表述复杂,包含信息量大,学生在阅读时容易抓不住重点。一些实际应用题涉及生活、科技等多个领域,学生需具备一定生活常识和跨学科知识才能准确理解题意,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导致解题错误。

二、教师教学影响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直接讲解题目和知识点,没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题目,学生缺乏阅读数学文本的机会和经验。比如在讲解数学证明题时,教师直接给出证明过程,不让学生先阅读题目,自己尝试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新题目时便不知如何入手阅读和分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语言的运用不够规范准确,也会影响学生的数学阅读。数学语言具有严谨性、精确性和简洁性的特点,教师在讲解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表达。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口语化、随意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产生偏差。例如讲解“相似三角形”时,教师说“这两个三角形长得差不多”,这样的表述不准确,容易让学生误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此外,教师缺乏对学生数学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取题目关键信息、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等,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自身特质引发数学阅读难题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导致数学阅读困难的重要内在因素。从认知水平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发展,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难以通过直观方式理解和把握。学习无理数概念时,学生很难想象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具体形态,只能死记硬背定义,这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对数学阅读影响显著。部分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数学文本时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对关键信息视而不见。解答选择题时,不仔细阅读选项就匆忙作答,导致错误。还有些学生对数学阅读缺乏兴趣,认为枯燥乏味,不愿花时间和精力阅读教材和题目,更依赖教师讲解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索思考精神,难以在数学阅读上取得进步。另外,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的学生阅读数学文本时困难更多,可能连基本数学符号和术语都不理解,更别说理解复杂概念和题目。

四、提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对策

针对教材因素导致的阅读困难,教师要优化教材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和补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梳理编排知识点,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学习几何图形时,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性质和定理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清晰看到异同点。同时,对教材例题和习题筛选改编,选表述清晰、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对复杂实际应用题,先简化题目背景,降低阅读难度。

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和题目,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学生圈画题目关键信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分析题目数量关系等。讲解题目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再进行讲解点评,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要规范数学语言,为学生树立榜样,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阅读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通过开展数学阅读活动、举办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关注学生学习基础,对基础薄弱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弥补知识漏洞,增强学习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提高数学素养。

结束语

初中生数学阅读困难是一个涉及教材、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教材编写者应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使其更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只有形成教材、教师和学生良性互动,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天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研究-以 XX 市 XX 区 XX 学校为例》 课题立项号:TS[2024]GH058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策略研究[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2(12): 45 - 47.

[2]秦娇娇.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数学之友, 2023(03): 33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