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瑞丽“政企农”模式下香水柠檬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实践
王盛娜 密志会通讯作者
瑞丽市瑞丽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 云南 瑞丽 678600
西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资源丰富,市因地处中缅边境,光热充足、雨量适宜,被认为是最适合香水柠檬种植的区域。近年来,在“化肥减量增效”、绿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市建设高标准园区,探索“政企农”协同模式,整合政策、资金与农户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节水、节肥与高效生产,为绿色农业提供了典型实践案例。
一、项目背景与“政企农”模式内涵、作用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以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省也出台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将柠檬等特色产业纳入“绿色食品牌”建设工程。市自 1998 年开始发展柠檬产业,截至 2023 年末,全市柠檬种植面积达 2 万亩,总产量约 2 万吨,占德宏州比重超过 85% 。香水柠檬因果香浓郁、市场需求旺盛,成为特色水果出口的重要品种。市通过政企合作机制,由农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大理巍小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瑞垦巍小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 1000 万元,实行股份制合作:农场集团出资 400 万元持股 40% ,巍小檬公司出资 600 万元持股 60% ,开始示范种植香水柠檬,该模式中:政府负责政策引导、基础设施配套与资金补贴;企业负责资金投入、技术引进与市场拓展;农户以土地流转、劳动力投入和种植参与的方式共享收益。此模式有效整合了多方资源,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推动了产业规模化与标准化。
二、示范基地建设实践
(一)建设规模与布局
2023 年公司在市完成建设勐秀乡勐典村麻坎地基地 200 亩、勐典村芒见基地1000 亩、户兰村基地 1000 亩,总计 2200 亩,资产总计 1213.6 万元。2024 年继续推进农场雷允基地 1000 亩、莫里基地 2000 亩,基地总面积达 5200 亩。目前已形成“一区多点”的布局:勐秀乡为主产区,下辖热经所、芒见、户兰、雷允、莫里等 5 个高标准香水柠檬基地,并逐步建设成为全国较大的香水柠檬种植基地。
(二)香水柠檬水肥一体化技术
1.前期准备与环境条件保障
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与合理的基础布局之上。首先,水源、电力与交通条件是园区建设的前提,基地需实现全年不断水、380V动力电及道路“三通”,以确保灌溉与管理的顺利进行。其次,地理条件要求海拔不超过 1800 米,全年无霜冻,且避免与其他柑橘类作物混栽,以减少病虫害交叉传播。地形应选择坡度不超过 25 度的缓坡,坡向朝南以保证充足光照。种植准备方面,需进行坡改梯和等高线开挖,确保梯田间灌水均匀,同时配套修建园区道路与排水渠,以利农事操作和运输,避免雨季水淹及道路冲毁。这些前期准备不仅为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高效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2.滴灌系统运行与组织管理
水肥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滴灌系统的精准运行。该技术通过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溶解后的肥液与灌溉水同步输送,经由管道与滴头,均匀、定时、定量浸润根系区域,使土壤保持适宜的含水状态。组织管理方面,需建立科学的灌溉制度,根据土壤测土配方数据和树龄需求定制灌溉与施肥计划,确保柠檬在关键生育期“吃饱喝足”。这一技术不仅避免了传统大水漫灌下的水肥浪费,还减少了氮肥挥发和淋失,提升了肥料利用率。滴灌系统的应用,推动了香水柠檬生产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农业转型。
3.用水与施肥管理的精准化
香水柠檬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肥的需求差异显著。幼树阶段需保持土壤湿润,每3 天浇水一次,每棵浇水约 10 公斤;随着树体长大,灌水间隔逐渐拉长,挂果树则调整为 20 天浇水一次。施肥方面,小树每 6 天施肥一次,施肥量为尿素 5 克和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 15 克;挂果期则增加至 50 克复合肥/棵/次。通过精准调控,不仅保证了植株在不同阶段的养分供给,避免缺素症状,也防止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板结与环境污染。整体上,该管理模式实现了“按需供给”,即水肥结合、定时定量、动态调整,从而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升果实品质。
4.农艺配套与病虫害防治
水肥一体化并非孤立存在,还需配合完善的农艺措施与植保体系。首先,适期定植与带土移栽可突破季节限制,确保苗木快速成活。其次,科学配方施肥结合水肥灌溉制度,保障作物对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及硼、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均衡吸收,提升果实品质。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物理、生物与化学等多元措施。如通过合理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冬季清园减少病源;人工除草与清理降低虫害风险;必要时遵循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如 40% 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防治树脂病。这一体系有效提升了园区生态稳定性,减少了化学农药依赖,保证了柠檬的绿色与安全。
5.产品收获与品质提升
香水柠檬的市场竞争力在于香气与风味,采收时间的把握尤为关键:过早采摘会导致果实苦涩、果皮过厚;过熟则会香气减弱、果皮发黄而偏酸。一般情况下,从谢花到采摘周期为 70 天左右,但在春季雨水多、气温适宜的年份,周期可能延长至 100天。
三、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一)加大政策与金融支持
基地处于建设与扩展阶段,资金投入大,周期长,短期难以见效,导致资金压力突出。政府应在财政补贴、专项资金及产业基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深加工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项贷款或贴息政策,确保关键环节不因资金不足而停滞。同时,可以通过“政府+银行+保险”的多元金融模式,为企业与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和农业保险保障,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例如,可探索设立“香水柠檬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基地扩建、深加工厂房建设和冷链物流体系完善。
(二)优化技术培训与推广
水肥一体化属于新兴现代化农业技术,涉及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等环节,对农户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当前部分农户缺乏系统培训,难以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建议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联合企业建立多层次技术培训体系。一方面,通过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基地开展实地指导和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农户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另一方面,利用远程教育和多媒体平台,推广标准化操作视频和技术手册,便于农户反复学习。同时,应建立区域性示范点,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效果,让农户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水肥一体化的精髓,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三)完善产业链条,延伸加工环节
目前香水柠檬以鲜果销售为主,受季节性和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产业链附加值不足。应加快建设精油提取、果汁、果茸、果干等深加工项目,推动柠檬在饮料、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同时,应引入龙头企业,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形成覆盖种植、加工、物流和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例如,可依托口岸优势,发展柠檬精油出口和跨境电商销售,实现产业的国际化。产业链的完善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收益来源。
(四)建设现代化分选加工中心
分选加工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部分次果流向外地,造成资源浪费和附加值流失。应尽快建设标准化分选加工中心,引进自动化分选设备,对果实进行规格、品质和等级的科学分级,确保优果优价。分选中心还应配备冷链储存、清洗包装和初级加工功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与市场流通能力。同时,可以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产销信息的实时对接,建立“基地—分选中心—市场”的直供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
香水柠檬的特色和优势需要通过品牌塑造来放大。依托“绿色食品牌”建设,应打造“香水柠檬”区域公共品牌,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包装规范,形成标准化、差异化的品牌体系。在市场推广上,应结合“互联网+农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应注重国际市场拓展,借助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产品出口东南亚及南亚市场。通过品牌塑造,不仅可以提升柠檬产品的溢价能力,还能增强市场稳定性和长期竞争力。
(六)强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本土化改良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具备广阔应用前景,但仍需针对当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特征进行本土化优化。建议基地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联合科研攻关,重点在精准施肥配方、节水灌溉模式、抗逆性品种培育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设立试验示范区,开展对比实验和数据监测,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科研单位还可为企业培养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管理和设备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基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结语:在“政企农”协同模式下推进香水柠檬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资金技术支持和农户积极参与的合力,实现了节水、节肥与增效的统一,示范基地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的协同合作。通过政策和金融的支撑、技术和培训的优化、产业链的延伸、加工能力的提升、品牌的塑造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破解当前的瓶颈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推动香水柠檬产业在保障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化、规模化与国际化发展,真正成为特色农业的标志性样板。
参考文献:
[1] 秦资源, 程馨, 彭雅希. “政企农”协同视角下湘西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升研究[J]. 南方农机, 2024, (11): 110-113.
[2] 张悦. 香水柠檬绿色种植技术[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 (1): 19-21.
[3] 谭德远. 东安县柑橘肥水管理现状及水肥一体化应用策略[J]. 农家科技, 2025,(10):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