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舒芳
贵州省铜仁市第三小学 5543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当前,小学生面临阅读兴趣不足、阅读方法单一、文本解读浅层化等挑战,传统阅读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与思维深度。探索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适配不同学段能力需求的阅读教学策略,如创设趣味情境、分层指导方法、构建协同机制等,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夯实语文素养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核心设计维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核心设计维度,围绕“兴趣激发—能力提升—素养渗透”构建完整体系。首先,以激发阅读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情境创设是基础,教师可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故事导入、多媒体呈现或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如童话教学播放动画还原场景、写景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再组织分角色朗读等沉浸式活动,减少学生阅读抵触,为后续学习铺垫兴趣基础。其次,以提升阅读能力为核心的方法指导是关键,需结合文本类型教授实用技巧,如记叙文用圈点符号标记关键信息、说明文画思维导图梳理特征,通过课堂实操与教师点评,让学生从“盲目读”转变为“会读”,掌握阅读方法。最后,以渗透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文本深度解读是核心,教师需挖掘文本的语言魅力、思想内涵与文化元素,如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探讨文本传递的情感道理,结合古诗教学拓展文化常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美、体悟思想美,实现兴趣、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培养。
二、适配小学生不同学段能力发展的阅读教学实施方向
2.1低年级聚焦阅读兴趣启蒙与基础阅读习惯培养
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聚焦阅读兴趣启蒙与基础阅读习惯培养,契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阅读能力较弱的特点。兴趣启蒙方面,选择图文并茂、情节简单的绘本、儿歌、短篇童话作为阅读材料,通过教师范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如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开展“故事听读”活动。习惯培养方面,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培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习惯,要求学生阅读时不添字、不漏字。
2.2中年级侧重阅读技巧训练与文本理解能力深化
中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侧重阅读技巧训练与文本理解能力深化,衔接低年级基础与高年级提升需求。技巧训练方面,重点教授概括主要内容、理解关键词句含义、区分文章结构等技巧,如通过“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的句式引导学生概括记叙文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表达作用。理解深化方面,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信息向深层含义挖掘,如思考作者写作意图、文本传递的情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表达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提升文本解读深度。
2.3高年级注重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阅读表达提升
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注重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阅读表达提升,满足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与语言运用需求。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分析与评价,如阅读议论文时,思考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阅读小说时,讨论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与价值观。表达提升方面,鼓励学生通过读后感、读书笔记、课堂发言等形式分享阅读收获,如让学生撰写读后感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或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通过思辨与表达训练,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与语言运用能力。
三、支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落地的保障要素
3.1强化教师阅读教学专业能力与策略应用水平
强化教师阅读教学专业能力与策略应用水平,是保障阅读教学策略落地的核心要素。学校需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阅读教学培训,如邀请专家讲解阅读教学理论、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开展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评课,共同探讨情境创设、方法指导等策略的实际应用技巧。教师自身需加强学习,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与阅读教学相关书籍,提升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与策略设计能力。
3.2构建家校协同的阅读氛围与课外延伸机制
构建家校协同的阅读氛围与课外延伸机制,是拓展阅读教学空间的重要保障。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校群等渠道,向家长传递阅读重要性,指导家长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如推荐适合不同年级的课外读物、分享亲子共读方法,鼓励家长每天陪伴孩子阅读。同时,搭建家校阅读交流平台,如组织“家庭阅读打卡”活动,家长分享孩子阅读照片与心得;开展校园读书节,邀请家长参与亲子阅读展示环节。
3.3完善多元立体的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
完善多元立体的阅读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是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保障。评价内容需兼顾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与素养渗透,如评价学生是否主动阅读、是否掌握基本阅读方法、能否理解文本内涵。评价方式需多元化,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家长评价,如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阅读表现,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阅读收获,家长反馈孩子家庭阅读情况。同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家长,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如建议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加强阅读练习,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持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四、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从兴趣情境创设、方法指导、文本解读维度设计策略,结合低、中、高年级学生能力特点分层实施,依托教师能力提升、家校协同、多元评价提供保障。推广这一体系,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终身阅读习惯、夯实语文素养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丰美.项目化学习下小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5,(25):67-69.
[2]李晓丽.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25,(24):31-34.
[3]宋露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世界,2025,(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