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审美文化生态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支撑作用

作者

李子钰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引言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力量,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审美文化生态作为文化体系中与审美相关的动态平衡系统,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行为方式,还深刻作用于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现有研究对审美文化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创新之间关联的探讨尚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揭示审美文化生态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支撑路径和内在机制。因此,系统分析审美文化生态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多维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审美文化生态的理论内核与结构特征

1.1审美文化生态的本质内涵

审美文化生态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由审美文化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本质内涵体现为对人类审美需求的满足与审美价值的追求。它并非单一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了物质层面的审美产品、精神层面的审美观念以及行为层面的审美实践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一有机整体中各审美文化要素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共同推动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认知与价值取向,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感知美、创造美、传播美的环境与条件,是社会文化生态中极具活力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力。

1.2审美文化生态的结构分层与功能机制

审美文化生态具有清晰的结构分层,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社会审美文化环境层、群体审美文化互动层以及个体审美文化实践层。社会审美文化环境层涵盖社会整体的审美风尚、审美政策等;群体审美文化互动层体现为不同社群间的审美交流与合作;个体审美文化实践层则聚焦个人的审美活动与体验。其功能机制主要通过各层级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审美文化环境层为群体与个体审美活动提供导向与支撑,群体审美文化互动层促进审美经验的共享与创新,个体审美文化实践层则为整个审美文化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三者协同发力,保障审美文化生态的稳定运行与持续发展。

2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义与创新需求

2.1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定义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定义聚焦于技术革命性突破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紧密关联,它并非传统生产力的简单升级,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的颠覆性变革,打破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模式,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整合与优化利用。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重塑了生产流程与生产方式;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目标与重要体现,技术突破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等,最终都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2.2新质生产力创新的关键约束与文化支撑诉求

新质生产力创新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关键约束,一方面技术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以及技术转化的复杂性,使得创新过程易受资金、人才等要素限制;另一方面传统思维模式与文化观念的束缚,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与创新实践的推进。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创新对文化支撑产生强烈诉求。它需要一种能够激发创新活力、引领创新方向的文化环境,帮助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为创新主体提供精神动力与价值指引,而审美文化生态所蕴含的创新理念、审美思维等,恰好能满足这一诉求,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的重要文化力量。

3审美文化生态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多维支撑作用

3.1价值引领维度:审美价值导向对创新方向的正向形塑

审美文化生态所倡导的和谐、绿色、人文等审美价值,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方向提供正向引导,避免创新陷入技术至上或短期利益导向的误区。在技术研发环节,审美价值中的和谐理念可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关注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如在新能源技术创新中,注重降低环境破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契合绿色发展的审美追求;在产品设计与生产组织创新中,人文审美价值可引导创新关注人的需求,如智能产品创新中融入便捷化、个性化的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审美价值对真善美的追求,能促使创新主体坚守伦理底线,避免技术滥用等问题,确保新质生产力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

3.2思维启发维度:审美思维模式对创新过程的激活效应

审美文化生态所蕴含的联想、发散、整合等审美思维模式,能够打破新质生产力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定式,激活创新活力。审美思维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深度感知与多维度联想,这种思维模式可帮助创新主体在技术研发中突破传统认知框架,如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通过审美思维对人类智能与自然规律的联想,探索更具适应性的算法设计;在要素配置创新中,审美思维的整合性可推动创新主体打破要素间的壁垒,实现劳动力、资本、数据等要素的跨界融合,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创新,正是借助整合思维实现的要素优化配置。审美思维对多样性与独特性的追求,能激发创新主体的探索精神,鼓励尝试新方法、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注入持续动力。

3.3环境滋养维度:审美文化氛围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功能

审美文化生态营造的开放、包容、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对新质生产力创新主体具有重要培育功能。从个体层面来看,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可通过审美教育、艺术熏陶等方式,提升创新主体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如通过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活动,拓宽创新主体的视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团队层面来看,审美文化氛围中的包容精神可减少创新团队内部的分歧,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协作,如在科研团队中,开放的氛围能鼓励成员大胆提出想法,形成创新合力。同时审美文化氛围对创新成果的认可与尊重,可增强创新主体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激发其持续参与创新的热情,为新质生产力创新培育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创新主体队伍。

结语

本文通过对审美文化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创新的系统研究,明确了审美文化生态的理论内核、结构特征以及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要义与创新需求,并从价值引领、思维启发、环境滋养三个维度,深入阐释了审美文化生态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支撑作用。审美文化生态作为重要的文化力量,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思维动力与环境保障,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因素。未来,应进一步重视审美文化生态的建设与优化,充分发挥其对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后续可围绕审美文化生态支撑新质生产力创新的具体实践路径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吴秀梅,徐志华.新质生产力何以助力中国陶瓷艺术生产力创新[J/OL].民族艺术研究,2025,(04):154-160[2025-09-16].

[2]李赛.数字演艺,创意未来——浅谈新质生产力赋能戏剧创新[J].中外文化交流,2025,(09):161-163

3]陈煜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院校美育创新路径探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5,39(02):44-4

研究课题《以美提质--以美育赋能高职院校新质生产力思维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