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叶敏芳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英语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知识传授与交际能力培养的任务,还需肩负文化育人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此类文化,既能帮助学生在跨文化对比中建立文化自信,又能避免因过度侧重西方文化导致的文化认知失衡。然而,当前部分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多围绕教材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展开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重视与方法,导致文化渗透流于形式。在此背景下,研究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对推动英语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落地、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根基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对学生发展与教学改革均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学生发展层面来看,英语学习阶段是学生文化认知形成的关键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在面对西方文化时形成“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文化认知,避免文化认同模糊;同时,通过英语语言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转化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传播意识。从教学改革层面来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能打破传统“语言知识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让英语教学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此外,文化渗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因语言陌生感产生的学习抵触,提升教学吸引力,推动英语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契合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要求。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存问
(一)教学内容失衡,本土文化渗透不足
当前小学英语教材与教学实践中,西方文化元素占比过高,如教材多围绕西方节日、饮食、社交礼仪展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涉及较少且零散,缺乏系统的文化内容编排。教师在教学中也多聚焦西方文化讲解,未主动挖掘教材与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渗透契机,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接触本土文化的机会有限,难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知,甚至出现“重西方、轻本土”的文化认知偏差。
(二)渗透方法单一,缺乏实践与体验
多数教师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采用“语言讲解”的单一方式,仅简单介绍文化知识(如用英语翻译传统节日名称),未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这种浅层次的渗透方法无法让学生深入体验文化内涵,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记忆,难以将文化认知转化为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认同感,导致文化渗透效果不佳,无法实现“语言与文化融合学习”的目标。
(三)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储备,难以准确挖掘文化内涵与教学的结合点;同时,教师缺乏文化渗透的教学设计能力,无法将传统文化自然融入英语教学环节,常出现“文化与语言脱节”的情况,如生硬插入文化讲解,打断语言教学节奏,不仅无法发挥文化渗透的育人作用,还可能影响语言教学的连贯性与有效性。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一)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本土文化渗透体系
教师需主动打破教学内容失衡现状,从教材挖掘与内容拓展两方面构建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体系。在教材挖掘上,结合教材主题寻找本土文化关联点,如教材讲解“节日”主题时,在介绍西方节日的同时,补充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与文化内涵,形成“中西对比”的教学内容[1];教材涉及“饮食”“艺术”主题时,引入传统饮食文化、传统艺术(如书法、剪纸)的英语介绍,丰富教材文化维度。在内容拓展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年级设计递进式的本土文化内容:低年级聚焦“直观文化元素”(如传统服饰、民俗符号),通过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建立认知;中年级侧重“文化习俗讲解”(如传统节日习俗、礼仪规范),引导学生用简单英语描述;高年级深入“文化内涵探究”(如传统价值观、经典故事),组织学生用英语分析与表达,形成覆盖各学段、各主题的本土文化渗透内容体系。
(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文化实践与体验
改变单一的讲解式渗透方法,设计以“实践与体验”为核心的多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化文化认知与语言运用。可开展“文化表达类活动”,如组织“用英语介绍我的家庭传统”“传统故事英语改编与讲述”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输出本土文化;开展“文化创作类活动”,如指导学生制作“传统节日英语手抄报”“传统服饰英语解说视频”,将文化理解与创意表达结合;开展“文化体验类活动”,如在课堂还原传统节日场景(如春节贴春联、中秋赏月),让学生用英语交流体验感受,或组织“传统文化英语角”,围绕传统习俗、文化现象开展对话讨论。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实现文化认知与语言能力的同步提升[2]。
(三)提升教师素养,强化教学能力支撑
针对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需从培训与教研两方面提供支撑。一方面,开展系统性培训,组织教师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学习,提升文化知识储备,如邀请文化专家讲解传统节日、民俗、经典文学的内涵;同时,开展文化渗透教学技能培训,教授教师“文化与语言融合设计”的方法,如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文化活动、如何自然衔接文化讲解与语言训练,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指导,学校可组建“英语+文化”跨学科教研小组,开展文化渗透教学案例研讨,分享优秀教学经验;组织教师进行文化渗透公开课观摩与评课,通过实践反思优化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形成“文化渗透常态化”的教学思维,确保传统文化能自然、高效地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
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渗透的核心价值与现存问题,从内容整合、方法创新、教师素养提升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需求,动态调整渗透策略,让英语教学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扎根本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真正实现“语言习得”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莉.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3(12):59-62.
[2]陈明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2(18):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