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心脏彩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

孙玥 解媛茜 王世莲

1桦甸市中医医院 吉林桦甸 132400;2郑州大学23级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五年制一班 河南郑州 450001;3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卫生院 吉林桦甸 132400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心脏彩超;诊断效果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患者心脏左室肥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最终引发心力衰竭。这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及时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1]。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心脏彩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详情见下面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本研究中,选取 2023 年 8 月至 2025 年 8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 40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分为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均值( 54.50±2.2 0)岁。对照组体检者中分为男 23 例,女 17 例,平均年龄( 54.00±2.10 )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在入院后使用GE 公司 Vivid E9 型 6MHz 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检查前,详细解释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提高受试者配合度。检查时,受试者左侧卧位,探头置于心尖部,检查心尖四腔和五腔切面,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 EF)、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 SE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 DED ).6

1.3 观察标准

将两组血压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通过( )表示,采用t 检验,两组结果对比后显示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1

表1 两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对比[n、x ±s]

3 讨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长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左室肥厚,进而引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容易引发心律失常、血栓等并发症;3.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手段。其中,心脏彩超检查因其无创、安全、便捷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3]。为进一步核实心脏彩超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本文将其进行了总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与采用健康体检者相比,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和心功能各指标均存在明显异常。心脏彩超检查是一种基于超声波原理的无创性诊断工具,它通过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反射和折射来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信息。这项检查能够直观显示心脏各部位的结构和运动状态,以及血流情况,因此在诊断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和左心力衰竭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它不仅能够监测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动态依据,还能评估治疗效果[4]。相较于心电图和 X 射线等传统检查方法,心脏彩超的优势在于其无创性、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重复性,成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首选手段[5]。

由此可知,心脏超声检查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心衰竭的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直观地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揭示心室壁的增厚和心脏泵血效率的降低,而且操作简便、无创安全,极大地降低了检查不适感。此外,该检查还能实时监测心脏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实时数据,从而更精准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全面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伟.心脏彩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5,31(4):108-110.

[2]靳广甫,黄震,韩哲.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2):71-74.

[3]熊智俐.心脏彩超诊断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的应用分析 [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6):2325-2326.

[4]林朝章.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9):59-60.

[5]秦伟.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超的特点及诊断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