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破解高中数学基础薄弱问题的新路径
韩勇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68
一、引言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基础薄弱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少学生反映,课堂上能听懂单个知识点,但遇到综合问题就无从下手,这源于传统教学多以零散知识点为单位推进,缺乏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深度挖掘,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大单元教学主张以核心知识为纽带,将具有逻辑关联的内容整合为教学单元,引导学生从整体层面把握知识架构。这种教学模式为破解高中数学基础薄弱难题带来了新的可能,有助于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逐步筑牢数学基础,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破解高中数学基础薄弱问题的新路径
(一)以核心概念为锚点,整合单元知识
大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找准核心概念,以此为锚点串联起单元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把握核心的基础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强化对基础内容的认知。核心概念是单元知识的“主心骨”,围绕它展开教学,能使零散的知识点形成有逻辑的整体,帮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数学知识,避免机械记忆。
以“数列”单元为例,核心概念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教学时,先从生活中的数列现象引入,如存款的复利计算、自然界中花瓣数量的规律等,让学生感知数列的存在。接着,讲解数列的概念,明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基础内容。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引导学生发现其与一次函数的联系,从函数的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学习等比数列时,同样关联指数函数,分析等比数列的增长特点。通过将数列与函数概念相联系,学生能以函数这一核心概念为桥梁,把数列的各类知识整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数列本身的理解,也巩固了函数的相关基础,使数列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函数知识体系的延伸与应用,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对数列基础内容的掌握。
(二)依托知识内在逻辑,设计递进式学习任务
知识的内在逻辑是大单元教学的天然脉络,依据逻辑设计递进式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逐步探索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内容,同时提升思维能力。递进式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有助于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扎实基础。
以“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单元为例,其知识逻辑是从导数的概念出发,到导数的运算,再到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首先,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瞬时速度、切线斜率等实例,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这是导数学习的基础。比如,结合高台跳水问题,分析运动员的瞬时速度,让学生直观感受导数是刻画函数变化率的工具。然后,开展导数运算的学习任务,先学习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再探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导数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之后,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极值与最值,结合具体函数,如f(x)=x3-3x ,让学生通过求导分析其单调性和极值。最后,拓展任务,让学生运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优化利润、分析曲线的凹凸性等。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任务,学生沿着导数知识的逻辑链条,逐步深入学习,每一步都能扎实掌握相应的基础内容,最终实现对整个单元知识的系统把握,有效改善基础薄弱的状况。
(三)融合跨单元知识联系,促进知识网络构建
高中数学各单元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诸多跨单元的联系。在大单元教学中,融合这些联系,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广阔的知识网络,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知识的相互关联中,巩固已有基础,同时拓展对新知识的理解。
以“数列”与“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的跨单元联系为例,数列作为特殊的函数,其变化规律可借助导数来分析。比如,研究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可将其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点,从而确定前n 项和的最值情况。在教学中,设计任务让学生尝试用导数的方法解决数列问题,如已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
,求其前 n 项和的最小值。学生先将前 n项和公式转化为关于n 的函数,再通过求导找到极值点,进而得出结果。同时,也可从数列的角度理解导数的应用,比如用数列的极限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是函数值的变化趋势。通过这样的跨单元知识融合,学生能在两个单元知识的相互印证中,加深对各自基础内容的理解,同时构建起更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使原本薄弱的基础得到强化与拓展。
三、结语
大单元教学以其整体化、关联化的优势,为破解高中数学基础薄弱问题开辟了新路径。通过以核心概念为锚点整合知识、依托内在逻辑设计递进任务、融合跨单元知识联系,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扎实数学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结合如数列、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具体课例,让学生在大单元的学习中,逐步摆脱基础薄弱的困境,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与信心,为后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筑牢根基,也为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杜国鹏.“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成才之路,2025,(26):109-112.
[2]程雷虎,陈耀忠,陶平.导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以人教 A 版新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2025,(1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