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张露
咸阳师范学院
关键字:地方师范院校、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模式
1.地方师范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党政管理存在脱节
当前部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中心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融合不顺畅,甚至不同程度存在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局面,难以形成“两者相融、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有效联动机制”,党政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让步现象突出、推动业务工作作用发挥不明显、主动融入业务工作的办法不多、党建执行力与融入业务工作存在一定差距,党建工作管理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组织生活落不实、组织优势被忽视、组织作用不到位等。
1.2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够统一
部分高校师生党员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表面化的问题。他们思想观念上有模糊认识,现实中又不愿做艰苦细致工作,认为开个会、念念文件就可以了,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精神的问题,甚至学习文件都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深入思考如何服务业务工作,开展党建工作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安排,习惯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各干各”。
1.3 党建与教学科研统筹不足
地方师范院大多数教学科研人员缺乏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大多由管理人员或者科研人员兼任,他们一般本身的业务工作就较为繁重,无法抽出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教学科研的党务人员受到的党务方面的培训也较少,理论知识不扎实,这就导致党建与教学科研统筹不足,出现诸如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主题单一,单纯为了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而举办等现象。
2.地方师范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存在问题分析
2.1 党员教育管理不健全
党员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不突出,“三会一课”落实大打折扣。理论学习走过场和对着文件读文件是目前党员学习的普遍现象,研讨没有与具体工作联系起来。有的党员以抄笔记代替参加组织的理论学习,没有在学深悟透上功夫,甚至个别党员的学习笔记内容混乱,逻辑不清楚。还有部分党员学习体会抄袭网上内容,完全没有领会中央和上级精神,形式主义导致瞎忙和抱怨。党务工作者学习的积极性比其他教职工明显要高,但学习的时候,有的不能很快聚焦重点,政治敏感性不足。
2.2 党建工作能力有差距
党建工作方式存在短板,支部工作停留于被动接受,主动作为较少。在推动支部建设方面手段不够,习惯于等上级文件,照搬照抄,满足于开开会,记记笔记,党建教育管理模式缺乏创新,在开发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方面缺乏研究。目前教工党员能力较为欠缺,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个人能力等方面没有经过比较系统严格的培训,而且党建专项培训次数较少,教工党员主动性不强,在党建创新项目和亮点工作上发力不明显。
2.3 党建考核应用不到位
部分二级学院党委对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考核力度偏低,教学科研与支部的考核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量化考核的方式缺少标准。述职评议没有体现差异化,与教师绩效考核不挂钩,民主评议、党内表彰与干部考核、选拔任用也存在脱钩现象,党建变成了“软指标”。这就导致党建工作抓手没有着力点,无法落实监管力度,党建工作质量时高时低,参差不齐。
3.地方师范院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
3.1 坚持党委统筹引领
学院党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党委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走在普通群众前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领学院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3.2 党政协同,融合发展
3.2.1 党政管理融合。修订完善党政联席会和党委会议事规则,明确各项议事规则和会议边界,完善决策程序,形成“党政合作责任共担”的领导决策机制,健全管理服务育人制度体系,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建设管理,加强党对教风学风的管理,坚决落实对违反教风学风相关制度规定的奖惩措施,实现党建工作与师生日常管理的融合。
3.2.2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一方面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师生思想政治觉悟;另一方面牢牢抓住互联网、党建活动室,开展“党建+”系列活动、党员三亮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者”等系列活动,创新载体设计,加大党建品牌化创建,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3.2.2 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丰富党建业务融合载体,使支部书记把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担起来,把教学、科研任务,教师发展任务担起来,逐步形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学院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3.3 保障落实,巩固成效
3.3.1 制度保障。结合实际制订师生党支部建设标准,制定《学院党务工作制度汇编》《学院党支部工作手册》《学院党支部书记工作掌中宝》等制度,通过制度指导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党支部活动,抓好党支部按期换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推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全面落实落地,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问题。
3.3.2 组织保障。学院党委在党组织体制设置上,结合专业背景设置党支部,并按照“党性强、作风正、业务强、有威望、能奉献”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生党支部书记均由素质过硬的专职辅导员担任,全体党委委员联系到支部。学院党委积极联系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入党,主动作为、重点培养、正确引导,有深度有温度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3.3.3 教育保障。加强理论学习,定期集中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党委会学习、支部学习,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认真进行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每个问题学懂、学深、学透;认真抓主题教育,务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常态化教育学习,以“三会一课”建设为抓手,每周进行党课学习,通过网联网+党建做到学习全覆盖。
3.3.4 监督保障。把标准化的要求做足、做到位,推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完善考评制度,定期听取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和述职报告,及时了解掌握支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Z].2019-10-25.
[2]戴康荣.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4):59-60.
基金项目: 2024 年度科研计划项目党建研究课题专项(项目编号:XSYK24032)。
作者简介:张露(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