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

王震时

浙江自立高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312300

一、引言

近年来,受能源紧缺与碳排放压力的影响,光伏发电已成为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光伏电站的核心环节,电气设备不仅承担着能量转换与传输的任务,更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对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常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将从设备结构、问题表现、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光伏电站系统结构

光伏电站是一种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接入电网的清洁能源系统,其电气部分由多个关键环节构成。一是光伏组件,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是整个系统的能源基础。二是汇流箱,它负责将多个组件串并联的电流集中起来,同时具备过流保护和防雷功能。三是逆变器,它将直流电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对功率因数、电能质量进行调节[1]。逆变器输出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提升至电网电压等级后,通过配电装置并网运行。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还需配备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及接地设施。

三、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常见问题

(一)光伏组件与直流侧问题

光伏组件的运行状态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常见问题包括组件接线松动或虚接触,容易导致局部过热甚至电弧放电;组件表面遮挡或污染则会引发热斑效应,造成局部功率损耗和寿命缩短;在长期运行中,组件绝缘电阻可能逐渐下降,导致漏电流增大,既影响发电效率,又带来触电和火灾等安全风险。直流侧电缆若敷设不规范或防护不足,也可能出现绝缘层破损、短路甚至起火的情况。

(二)汇流箱问题

汇流箱是直流侧电流汇集的重要设备,主要负责将多路组件输出电流进行并联,同时提供防雷和过流保护。常见问题包括熔断器因电流冲击或接触不良而烧毁,造成单路支路失效;防雷器因多次雷击或老化失效,导致系统防护能力下降;接线端子因压接不牢或松动而产生接触电阻,引起端子过热甚至烧损。汇流箱若设计不合理或安装环境恶劣,也可能导致内部温度过高,加速元件老化。

(三)逆变器问题

逆变器常见问题主要有功率器件如 IGBT 损坏,通常由过载、电压波动或散热不良引起;控制系统故障导致逆变器无法正常并网或频繁脱网;电能质量问题如谐波过高、电压波动,会对电网稳定性和其他设备造成影响[2]。逆变器在高温、灰尘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运行,容易出现散热器堵塞、风扇损坏或电路板受潮,从而引发故障停机。

(四)升压变压器问题

升压变压器常见问题包括因长期超负荷运行导致绕组温升过高,绝缘老化加剧,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局部放电现象会破坏绝缘结构,引发击穿事故;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油温异常、油质劣化甚至漏油问题,影响散热和绝缘性能。由于变压器通常体积大、维修周期长,一旦出现故障,往往造成整个电站停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五)配电及并网环节问题

在配电与并网环节,电气设备主要负责电能输送、保护及与电网的协调运行。常见问题有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可能导致局部故障未能隔离,扩大事故范围;电压波动与电网兼容性差,使得逆变器频繁脱网或发电受限;并网开关因机械磨损或操作不当而失灵,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电网故障或波动也会通过并网点传导至电站,引发设备跳闸或损坏。

四、解决方案与对策

(一)设备设计与选型优化

在光伏组件的选型上,优先考虑具有高转换效率和优良耐候性的产品,并严格检测其绝缘性能,以减少后期因漏电、热斑等问题造成的损失。汇流箱、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具备完善保护功能的型号,例如具备过流、防雷、温度监测等功能,以增强系统抗风险能力。升压变压器则应根据电站容量合理设计容量冗余,避免长期处于超载运行状态。还需结合电站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差异化设计,如在高温地区选择散热性能更好的逆变器,在沿海或盐雾环境下选用具备防腐蚀涂层的电气设备。

(二)施工与安装规范化

光伏组件和电缆的接线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标准执行,避免虚接、松动等隐患。汇流箱与逆变器的安装应保证良好的接地系统和避雷设施,并确保通风散热条件满足要求。电缆敷设过程中,应避免交叉缠绕和过度弯折,同时增加防护管和支架,防止长期运行中因摩擦或拉力造成绝缘层破损。升压变压器和配电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把控绝缘距离和防火间距,确保后期检修空间充足。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套的电气检测与调试,包括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和保护装置动作试验,确保系统在并网前达到安全标准。

(三)运行维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定期对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及配电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外观检查和电气性能检测,及时发现过热、绝缘下降等隐患。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和故障预警,提高运维效率[3]。对于关键部件,应建立备品备件库,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快速更换,减少停机时间。加强人员培训,使运维人员具备熟练的故障诊断与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突发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

(四)环境适应性提升

光伏电站多建于荒漠、高原、沿海等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因此提升电气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尤为重要。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例如,在沙尘环境下,应选择防护等级高的电气设备,并定期清扫散热片和过滤装置,避免散热不良导致设备过热;在高湿度或盐雾地区,应选用具备防腐蚀涂层和密封性能良好的设备,并加强绝缘监测,防止受潮击穿;在高温地区,应通过改善通风条件、增设遮阳装置或采用水冷、风冷等辅助散热手段来降低设备温度。通过提升电气设备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不仅能降低故障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电站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结论

通过对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常见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以及配电并网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隐患。这些问题既来源于设备本身的设计与制造缺陷,也与施工安装、运维管理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为提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必须从源头把控设备质量,严格落实安装标准,建立完善的巡检与监测体系,并根据不同地区环境条件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实践表明,科学的设计与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显著降低设备故障率,还能提升整体发电效率与经济效益,为光伏电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谭佑文,罗文延,郭刚,等.光伏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与故障预警技术应用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5(13):80-82.

[2]贺廷柱.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J].电力系统装备,2021(6):71-72.

[3]李伟,白晓帅,郑少恒.光伏电站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J].中国高新科技,2022(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