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与学生兴趣培养的关联研究
靳斯琦
敦化市未来小学校 吉林敦化 133700
1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的核心类型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需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常见的核心类型包括以下三类:其一,生活体验型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依托,将音乐教学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如围绕“校园生活”“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其二,文化浸润型情境,融入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或音乐作品背景文化,如在教学传统民歌时,创设“民俗集市”“戏曲舞台”等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其三,互动体验型情境,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情境互动,如开展“音乐寻宝游戏”“乐器王国探险”等情境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2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与学生兴趣培养的内在关联分析
2.1 情境创设通过“具象化呈现”激发学生初始兴趣
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往往源于“直观感知”,情境创设通过具象化的场景、画面、动作,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内容,从而激发初始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节奏知识时,教师创设“小动物运动会”情境,用“小鸭子走路( ∇×∇×∇×∇)* “大象跺脚(
”“小兔子蹦跳( ××× ×)”等具象的动作与声音,对应不同的节奏型,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与声音,快速理解节奏差异,同时对节奏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到后续的节奏练习中。
2.2 情境创设通过“情感共鸣”维持学生持续兴趣
音乐学习兴趣的维持需要情感的支撑,情境创设能营造与音乐作品情感一致的氛围,帮助学生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将“短暂兴趣”转化为“持续兴趣”。例如,在教学歌曲《妈妈的吻》时,教师创设“家庭温馨场景”:播放学生与妈妈的合影照片,配合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分享“妈妈照顾自己的小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歌曲中“母爱”的情感,学唱时更具情感投入,同时因情感共鸣而对这类表达亲情的音乐作品产生持续兴趣,课后还会主动寻找类似歌曲聆听。
2.3 情境创设通过“互动体验”深化学生探究兴趣
当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自主参与、探索的机会时,会产生探究兴趣,主动探索音乐的奥秘。例如,在教学乐器知识时,教师创设“乐器王国探险”互动情境:将课堂布置成“乐器王国”,摆放多种简易乐器(如铃鼓、沙锤、三角铁),让学生以“探险者”的身份,自主触摸、演奏乐器,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同时设置“乐器谜题”(如“哪个乐器声音像下雨?”),让学生通过演奏、讨论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掌握了乐器知识,还对乐器演奏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课后主动向教师请教乐器演奏技巧。
3 基于学生兴趣培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实践策略分析
3.1 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能让学生快速产生代入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充分调研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事物或事件作为情境素材。例如,在教学歌曲《洗手歌》时,教师创设“校园洗手池场景”:在课堂中摆放洗手池模型、肥皂道具,播放学生日常洗手的短视频,让学生扮演“洗手小卫士”,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模仿“打开水龙头—涂抹肥皂—搓洗双手—冲洗干净”的动作。这样的情境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学生能快速代入,主动参与演唱与互动,同时在情境中加深对歌曲“讲卫生”主题的理解,提升学习兴趣。
3.2 融入游戏化元素,创设“趣味互动情境”
小学阶段学生天性爱玩,游戏化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习兴趣。教师可将音乐知识与游戏结合,设计趣味互动情境。例如,在教学音高知识时,创设“音乐气球游戏”情境:在课堂上方悬挂不同高度的“气球”,每个气球对应一个音高(如高处气球对应高音 1,低处气球对应低音 1),让学生扮演“小射手”,根据教师弹奏的音高,跳跃触碰对应的气球;同时开展小组竞赛,每组轮流“射击”,正确率高的小组获得“音乐小达人”称号。通过游戏化情境,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音高知识,同时因竞赛机制与成功体验,对音高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课后主动通过钢琴练习音高分辨。
3.3 结合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浸润情境”
文化浸润情境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音乐兴趣与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蕴含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时,需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元素,通过多媒体、道具、表演等形式创设文化情境。例如,在教学京剧选段《卖水》时,教师创设“京剧小舞台”情境: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展示京剧服饰(如凤冠、戏服)、道具(如马鞭、扇子),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唱、念、做、打”;随后让学生扮演“京剧小演员”,穿上简易京剧服饰,跟随音乐演唱选段,模仿京剧的手势、步伐。在文化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京剧选段,还对京剧文化产生兴趣,课后主动查阅京剧相关资料,观看京剧表演。
3.4 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自主探究情境”
自主探究情境能让学生获得主动权,激发探究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预留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参与情境。例如,在教学音乐创编时,创设“音乐小创作家”情境:给定“春天”主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情境内容(如“春天花园”“春天小雨”),选择合适的乐器(如沙锤模拟雨声,铃鼓模拟花开声音),创编简单的旋律与歌词;随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自主探索音乐创编的方法,同时因自主创作的成就感,对音乐创编产生强烈兴趣,课后主动尝试创作其他主题的音乐片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创设与学生兴趣培养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优质的情境创设能通过具象化呈现激发初始兴趣、通过情感共鸣维持持续兴趣、通过互动体验深化探究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文化浸润型、自主探究型的课堂情境,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爱上音乐学习。未来,小学音乐教师还需不断创新情境创设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 VR、多媒体)丰富情境形式,进一步提升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助力学生音乐兴趣的持续发展与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刘菁.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与应用 [J]. 教育, 2025, (17): 88-90.
[2]徐晓艳.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适切性研究 [J]. 黄河之声, 2025, (10): 211-213+217.
[3]宋萍.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情境课堂创设方法 [J]. 琴童, 2024, (01):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