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周芹
哈密中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2510
一、网络时代下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重要性
(一)优化资源管理与调度
建筑工程中资源(如人力、材料、设备)的高效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企业通过集成资源管理软件,可以实时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自动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出现资源闲置或短缺的情况。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材料库存的实时监控。通过物联网(IoT)技术,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存储可以得到精确跟踪和管理,确保材料按时到位、符合标准,避免浪费。
(二)加强协同与沟通
建筑项目通常涉及多个团队和单位(如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其间的协作与沟通尤为重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不同单位之间的有效协作与信息共享。利用云计算平台,所有项目相关人员都可以随时访问和更新工程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报告等。信息的实时共享消除了信息壁垒,确保各方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一致的信息,避免了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项目错误或延误。在施工现场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之间,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和远程协作工具进行实时沟通。
(三)提升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复杂的大型项目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和传感器,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可以实时监控。比如,摄像头可以实时查看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而传感器可以检测设备故障、超负荷工作等风险。通过佩戴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头盔等),可以实时监控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如果检测到异常(如心率过快、佩戴安全帽不当等),系统会立即发出警告,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程中的应用
(一)投资管理
1.预算控制
①实时预算跟踪: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如 Procore、Microsoft Project 等),可以实时跟踪项目的预算、实际支出和预估支出。这些工具通过集成财务数据,自动更新各项费用的实时情况,帮助项目经理及时识别预算偏差。
② 动态调整资源分配:项目预算会随施工进度、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变化而调整。数字化工具能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自动调整资源分配,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在项目后期出现资金紧张或预算超支的情况。
③预算预警机制:系统可以设定预算警戒线,一旦某项支出接近或超出预算,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
2.财务监控
①集成财务系统:通过集成财务管理系统(如 SAP、Oracle 等),可以实时监控建筑项目的所有财务数据,包括资金流入、支出和支付进度。集成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② 自动化报表生成:财务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成本分析、现金流动等,帮助管理者快速了解项目的资金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③ 资金流动监控:通过数字化工具,能够实时监控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资金的正确流向,避免资金闲置或流失,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风险分析
①数据驱动的风险预测: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行业趋势、市场波动等因素进行大数据分析,AI算法能够识别项目潜在的财务风险。例如,分析材料价格波动对预算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涨对项目资金的冲击等。
② 实时风险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市场、政策、供应链等因素的变化,数字化工具能够及时识别潜在的投资风险,并为项目决策者提供风险预警,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③ 智能决策支持:通过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市场趋势做出科学的资金投入决策。例如,通过预测风险,系统可以为项目提供最优的资金调配方案,降低投资失误的概率。
(二)进度管理
建筑项目的进度管理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的关键,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实时追踪进度并及时做出调整。首先,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建立详细的进度计划,并实时跟踪每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利用 Gantt图等可视化工具进行进度展示,便于管理人员了解项目进度。其次,通过计算机优化技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自动调整资源的分配,确保人力、物力的合理使用。另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项目进度的可能延误,提前做出调整。
(三)质量管理
1. 质量监控系统
质量监控系统是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质量管理软件可以记录从材料采购、运输、进场到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指标,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系统可以自动追踪每一批次材料的来源、检验报告、使用情况,做到可追溯性。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环节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提醒和记录,施工人员在完成每一项工作后,直接通过系统提交质量检查报告。软件可以根据预设的质量标准,自动对每个环节进行比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符合规范,任何偏离标准的行为都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2.自动化检测与分析
随着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检测和分析成为提升建筑质量管理效率的关键
D 实时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可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材料、工艺进行实时监测。例如,通过传感器检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确保混凝土硬化过程的质量;通过无人机检测建筑物外立面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裂缝、错位等问题。
② 自动化质量分析:通过将这些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收集的数据输入质量管理系统,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比如,分析材料的质量偏差、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是检测到的安全隐患,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告并推送给相关人员。
③智能预警系统:当系统发现数据偏差或质量问题时,可以即时预警,提醒施工人员或项目管理者采取纠正措施。例如,若混凝土强度未达到预定标准,系统会发出警告,避免不合格工程继续进行。
3.数据共享与协同
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多个单位、团队共同参与施工过程。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促进质量控制数据的共享与协同工作,确保质量管理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①信息系统共享:通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业主等可以实时获取最新的质量数据。各方可以共享质量检查结果、施工记录和检测报告,实现信息流的无缝连接,减少沟通滞后和信息孤岛问题。
②闭环反馈机制:信息系统中的质量数据可以形成闭环反馈机制,确保每一项质量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比如,如果某一环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可以通过系统反馈并提交整改报告,监理单位和业主也可以及时查看并确认整改结果,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③ 协同工作平台:质量管理软件还能够提供协同工作平台,多个团队可以在平台上共享文件、图纸、报告等,进行实时的讨论和问题解决。这种协同方式大大提升了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响应速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实现实时数据监控、智能化资源调度、加强沟通协作、精细化质量和风险管理,以及优化成本控制等方面,信息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管理效率,也为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管理将变得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高效,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高的标准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翠云.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5(32):1.
[2]邓海霞.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合理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DOI:CNKI:SUN:QYJK.0.2016-18-042.
[3]陈钟.网络时代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探析[J].电脑乐园, 2021(3):02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