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

作者

邢粤兵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膝关节运动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通常包括: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肌肉拉伤、髌骨脱位,对于患者来说,会给自我生活带来较大困扰;从具体症状来看,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会面临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持续进展阶段,患者伴随症状较多,会对自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鉴于此,本文将抽取我院就诊治疗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作为参考对象,主要探究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详情整理后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患者入院后,在临床上被明确诊断为:膝关节运动损伤,经统计,共 80 例,根据需要分组后,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该项操作的指导原则为:电脑随机法,且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均为同一时间入院,即:2024 年 2 月至 2025 年 2 月,详细资料如下。对照组:纳入 40 例,性别分布中,18 例为女性患者,22 例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小值、最大值调查结果为 23 岁、58 岁,平均数值( 40.59±2.21 )岁;实验组:纳入 40 例,性别分布中,20 例为女性患者,20 例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小值、最大值调查结果为 24 岁、56 岁,平均数值( 40.07±2.88 )岁。上述研究信息(性别分布、年龄)均衡对比,无差别性,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叮嘱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注意休息,加强保暖,监督用药,即: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干预,单次剂量为: 200mg ,每日 1 次,观察时间:2 周。药物信息为:塞来昔布胶囊,规格:0.1 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030099,生产厂家:Pharmacia Limited。

实验组:采取康复治疗措施,具体包括:(1)股四头肌训练。临床实践中,工作人员需协助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调整坐位状态,其次,将双腿伸直,选取软枕置于患者膝盖下方,叮嘱患者收缩大腿肌肉,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患者膝盖向下按压,确保伸直状态,持续 10s 后放松,每次 20 组,每日 2 次;(2)下肢功能训练。在仰卧状态下,工作人员需要叮嘱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伸直双下肢,放松大腿,其次,将脚尖缓慢勾起直至最大限度,持续 10s 后缓慢下压至最大限度,持续 10s 放松,反复进行 10-15 次,1 组/日;(3)膝关节牵拉训练。对于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来说,可调整为仰卧状态,随后伸展单侧上肢触摸大腿外侧最远点,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叮嘱患者用对侧手握住脚踝并完成膝关节屈曲动作,直至出现轻微胀痛感,但是,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叮嘱患者以自我耐受性为宜决定具体时间、强度,不可过于急躁,避免造成意外损伤。(4)微波治疗。以微波治疗仪为主,型号:METI-IVB,生产厂家:南京福中医疗高科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时,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其次,工作人员需要选取患者损伤部位将微波辐射器对准,该过程中,仪器与患者皮肤之间保持 10cm 即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参数并实施治疗,每次 20min ,每日 1 次,观察时间:2 周。

1.3 评价指标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分析两组膝关节活动幅度、下肢行走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数据

SPSS24.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 表示,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膝关节活动幅度、下肢行走功能比较,治疗前, P>0.05 ;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更高, P<0.05AA 。见表 1.

表 1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  s )

2.2 并发症发生率

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 P<0.05 见表 2.

表 2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

3 讨论

膝关节运动损伤分析后,核心病因包括:长时间重复运动、不正确运动姿势、急剧增加的运动强度、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等,疾病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进行调查,关于膝关节活动幅度、下肢行走功能比较,治疗前, P>0.05 ;治疗后,实验组更高, P<0.05 ;(2)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计算,对照组为 20.00% ,实验组为 5.00% ,比较结果得出:实验组低, P<0.05 。原因分析为:膝关节运动损伤治疗阶段,常规方案虽然能够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但是未能在对应时间内开展有效锻炼,进而导致并发症出现。而康复治疗措施的应用,系统化较强,能够将循序渐进原则严格落实,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建议,该过程中,股四头肌训练、下肢功能训练措施,对于患者来说,有利于增强肌肉力量,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稳定性;与此同时,膝关节牵拉训练的开展,能够较好地增加关节灵活性,可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现象[3]。另外,微波治疗属于物理干预方法,临床实践中,工作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设备参数,从而形成有效刺激,改善患者血管通透性,促进患者体内微循环;联合上述措施治疗时,可更好地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促进恢复。

总而言之,膝关节运动损伤分析后,康复治疗措施的开展意义重大,对于患者来说,能够较好地改善膝关节活动幅度、下肢行走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该项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较高安全性,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薇,郭宇.系统化康复治疗损伤所致膝关节疼痛及运动障碍的效果[J].武警医学, 2024,35(8):654-657.

[2]刘佳.磁力环脉冲电磁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4,22(33):76-80.

[3]孙琴,孙北平,王志强. 高压氧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在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2022,49(1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