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构造新中井组地质特征分析
刘非
中石化经纬公司中原测控公司录井项目部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一、地理位置
新中1、2、3 井组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樟山村附见图1
图 1

二、构造位置
新中 1、2、3 井组所处的宝月构造,整体上是宝月凹陷中的一个断背斜构造,受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西西两组断裂切割,新中1 井组所处的构造部位最高,新中2 井组次之,新中3 井组构造部位最低。
三、地质特征
1、岩性电性特征
三水盆地自上而下发育第四系、新生界下第三系、中生界白垩系、前白垩系地层。本井区目的层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布心组,现将本井目的层以上地层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第四系:岩性为灰、土黄色砂层,粘土,砂砾层及砾石层。
下第三系地层自上而下为:华涌组、西布组、布心组。
华涌组:上部为褐黄、浅黄色砂砾岩夹砂岩、粉砂质泥岩及1~3 层透镜状玄武岩;中部为棕红色砂、泥岩,夹深灰色灰质泥岩,浅灰、灰棕色砂砾岩、砂岩、深棕色粉砂质泥岩及火山碎屑岩、粗面岩、流纹岩、玄武岩等,夹少量深灰色灰质泥岩。下部:新中1、2 井区底界深度在130.0m 左右,新中3 井区底界深度在170m 左右,岩性为灰白色砾状砂岩与棕红色泥岩互层。录井无显示。
西布组:新中 1、2 井区底界深度在 540.0m 左右,录井厚度约 410m,新中 3 井区底界深度在 630m 左右,录井厚度约460m。岩性组合特征:上部灰白色砾状砂岩、细砂岩与棕红色、深灰色泥岩呈不等厚互层;下部深灰色泥岩、灰白色砾状砂岩、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夹棕红色泥岩,底部见灰色粉砂岩。录井见油迹、荧光级别的油气显示。
布心组:上部为深灰与灰白色细砂岩砂岩不等厚互层,夹薄层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局部见棕红色泥岩;为井区主要含油层段亦是次要生油层段;中部为灰黑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为井区主要生油层段,亦是次要含油层段;下部地层,所钻井均未钻穿。
四、布三段地层对比
1、新中1 井组布三段对比
①新中1-2 井与新中1-3 井之间存在一条断距约20m 的断层;②新中1-4 井与新中1-3 井之间存在一条小断层,造成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新中 1-4 井布三段Ⅳ下 1 油组为油水同层; ③ 新中 1-3 井相对比新中 1-4 井、新中1-1 井布三段Ⅳ下1 油组砂体变厚。
2、新中2 井组布三段对比
位于樟山构造宝3 断背斜高部位。新中2-11 井处在单独一个断块上;在1 号断层上升盘较高部位的新中2-1、2-2、2-3、2-4、2-6 井布三段Ⅳ下1 油组均为油水同层和水层,而位于1 号断层下降盘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新中2-5、2-7 井为油层,认为1 号断层为主要的控油断层。
3、新中3 井组布三段对比
位于宝9 断块的高部,从新中3-3 井至新中3-2 井方向。①新中3-3、3-5 井钻至1 号断层下降盘的构造高部位,主要目的层布三段Ⅳ下 1 油组为油层,且砂体单层厚度大。②新中 3-1 井钻至 2 号断层下降盘的构造高部位,布三段Ⅳ下 1 为油层,而构造部位相对较低的新中 3-4 井为水层。③新中 3-2 井钻至了 3 号断层下降盘的断块高部位上,虽说目的层海拔高度较新中 3-4 井低,但布三段Ⅳ下 1 为油层,说明 3 号断层对油气的聚集起到了控制作用。④新中3 井组布心组布三段Ⅳ下1 油组,砂体发育且厚度变化不大,整体上分布稳定。
四、新中井组地层对比
纵向上,华涌组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颜色以棕红色为主,西布组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颜色上、中部红、灰交互,下部渐变为以灰色为主;布心组布三段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泥岩颜色以深灰色为主,布二段以灰黑色泥岩为主,夹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膏泥岩;华涌组、西布组砂岩粒度粗,多为砾状砂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中砂岩,布心组布三段砂岩粒度变细,以细砂岩为主,至布二段渐变为以泥岩为主。岩性粒度自上而下由粗变细,泥岩颜色自上而下由棕红色渐变为深灰色、灰黑色。
横向上,由西北向东南,新中 1 井组构造位置最高,新中 2 井组次之,新中 3 井组最低;整体上看,本井区由三条大的走向西北、倾向东南的正断层所夹持的断块,自西北向东南阶阶下掉,又被次一级断层复杂化(详见图2)。1 号、2 号、3 号断层均为控油断层,由断层的遮挡形成了油气藏。
五、钻井取芯
完成钻井取心 18 筒,取心进尺 131.38m,岩心长 129.52m,总收获率 98.6% ,取出含油岩心 35.58m 。见下表
钻井取心统计表

六、油气显示
录井共发现油气显示 431 层 789.43m⨀ 。其中新中 1 井组 170.3m/91 层,新中 2 井组 458.27m/268 层,新中 3井组 169.86m/72 层。
七、油气水解释
综合解释 444 层 803.3m,其中油层 237.32m/85 层,差油层 108.93m/69 层,油水同层58.58m/21 层,含油水
层 39.5m/13 层,水层 323.27m/221 层,干层 323.27m/221 层。
通过对宝月构造新中井组地质特征分析,进一步落实了宝月构造,构造与设计较吻合。新中 2-5 井在布三Ⅵ下1 试油获日产14.89t 高产油流,充分证明了宝月构造油气富集。设计中没有断层,而实钻中存在10 米左右的断层,断层的存在对油气聚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