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陈晨
敦化市黄泥河镇第二中学校 吉林敦化 133704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变革中,中小学音乐教学需创新。情境教学模式能提升教学质量,本文聚焦其设计与实施展开研究。
1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1 素养导向原则
教学模式设计需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根本遵循,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的培育目标融入情境创设的全过程。例如,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不仅要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审美感知),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演奏、演唱的机会(艺术表现),同时结合情境解读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理解),实现三大素养的协同发展。
1.2 学生主体原则
情境设计需立足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奇心强,可设计游戏化、故事化情境;初中生认知能力逐步提升,可创设探究性、实践性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互动,自主建构音乐知识与技能,避免情境成为“教师主导的表演”。
1.3 情境真实性原则
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或音乐艺术的真实语境,避免脱离实际的“虚假情境”。例如,在教学“校园歌曲”时,可创设“校园歌手大赛”情境;在教学“戏曲音乐”时,可邀请戏曲演员进校园创设“戏曲体验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价值与魅力。
1.4 多学科融合原则
音乐与文学、历史、美术、科技等学科联系紧密,情境设计需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多学科融合。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可结合历史学科的“抗日战争”知识,搭配美术学科的黄河主题画作,创设“重温黄河精神”的综合情境,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综合素养。
2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2.1 目标维度:分层设定素养发展目标
依据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诉求,设置分层目标。小学低年级着重于“审美感知”,其目标为“能够在特定情境中识别不同音乐所蕴含的情绪(例如欢快、悲伤)”;小学高年级增设“艺术表现”目标,例如“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演唱、律动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文化理解”目标,例如“能够在情境中剖析音乐作品与时代、文化之间的关联”。分层目标的设置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方向引导。
2.2 内容维度:重构情境化教学内容体系
以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化重构,形成“基础型-拓展型-创新型”三级内容体系。基础型内容聚焦教材核心曲目,通过“情境导入-作品感知-技能练习”的流程设计,落实基础素养;拓展型内容结合地方音乐文化,如民间小调、戏曲选段,创设“地方音乐探秘”情境,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创新型内容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音乐创作,如创设“校园生活音乐剧创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艺术表现能力。
2.3 实施维度:搭建“四阶情境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聚焦素养
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播放、故事讲述、游戏互动等方式创设导入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茉莉花》时,播放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演唱视频,展示茉莉花实物,创设“探寻茉莉之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审美特征,聚焦“审美感知”素养。
(2)情境探究:深度体验,建构素养
在导入情境的基础上,创设探究性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如在教学“节奏知识”时,创设“森林音乐会”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用动物的叫声或动作表现不同节奏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节奏的规律,在体验中建构“艺术表现”素养;在教学“民族乐器”时,创设“民族乐器博物馆参观”情境,让学生分组观察乐器实物、查阅资料,探究乐器的起源、演奏方式与文化意义,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3)情境实践:学以致用,深化素养
创设实践情境,为学生提供运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完合唱知识后,创设“班级合唱展演”情境,让学生分组编排合唱节目,从选曲、排练到演出全程参与;在学习完音乐创作基础后,创设“公益音乐创作”情境,让学生为社区公益活动创作宣传歌曲,在实践中深化三大核心素养。
(4)情境总结:反思提升,内化素养
创设总结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素养发展情况。如创设“音乐成长分享会”情境,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情境中的体验、收获与困惑,教师结合学生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将外在的音乐技能与文化认知内化为自身素养。
2.4 评价维度:建立多元情境化评价机制
打破传统“以演唱、演奏技能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多元情境化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评价内容涵盖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维度,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度、合作表现、探究能力等进行记录;终结性评价通过学生在情境实践中的成果(如合唱视频、创作作品、文化分析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同时,设计“音乐素养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学习成果,全面反映学生的素养发展过程。
3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
3.1 强化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核心力量。学校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参加核心素养培训、情境教学专题研讨,邀请专家指导教学实践;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提升多学科融合教学能力;支持教师深入地方文化场所、艺术团体调研,丰富情境设计的素材储备,打造一支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专业化音乐教师队伍。
3.2 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需加大音乐教学资源投入,建设多功能音乐教室,配备音响、乐器、多媒体等硬件设备;收集整理地方音乐、经典音乐作品等资源,建立数字化资源库;加强与当地文化馆、剧院、艺术院校的合作,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为情境教学的实施提供资源支撑。
3.3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应建立适应情境教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在课程安排上为音乐情境教学预留充足时间,鼓励开展跨学科音乐主题活动;在教学评价上,将核心素养导向的情境教学实施效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对情境教学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本文围绕核心素养培育,构建了“目标分层、内容重构、四阶实施、多元评价”的中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模式,并提出教师、资源、管理层面的保障策略。该模式有效破解传统教学局限,为素养落地提供可行方案。未来需结合教学实践持续优化,创新情境形式,助力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
参考文献:
[1]漆俊红.基于同步课堂的初中音乐情境教学实践探究[D].扬州大学,2024.
[2]陈佳星.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
[3]陶镜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音乐情境教学研究[D].江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