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

吕万明

霍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周集中心所 23740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在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下,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关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土地信息技术融入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动态均衡。

1 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1 全方位了解土地状况

通过土地信息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能全方位了解土地状况,其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整个区域内土地的分布和面积以及其他基本情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精准的“土地画像”。另外,土地信息技术不受地域限制,从土地资源的整体布局到不同地块具体情况,都能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帮助土地资源的管理者全面了解和制定后续的地块应用规划。

1.2 动态跟踪土地变化

相较于其他技术,土地信息技术能够持续的对土地状况进行信息采集,同时还能及时反映不同性质土地的用途和边界等资料和信息的动态调整。在土地资源的更新和发展中,无论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动态变化,或者根据土地使用规划的改变造成的新土地面貌,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变化,都可以通过土地信息技术定期对土地信息进行采集和捕捉,记录在某一段时间内连续的变化。

1.3 提升土地管理科学性

土地信息技术能够根据采集的数据为规划工作提供的客观、准确信息,在科学规划土地工作中为不同区域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保护等决策提供切实可靠依据。还可以通过土地信息技术对土地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与传统的土地信息数据收集和规划工作来比,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土地资源的用途、潜在价值或风险隐患,实现多种方式技术的综合使用,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方案。同时,这种土地信息技术支持也有助于规范管理流程,减少人工决策的误差和错误对后续工作产生的人为因素干扰,使土地管理活动更加精准、高效,避免产生土地资源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

2 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土地信息技术有效应用能为土地资源空间变化提供必要的数据与技术支撑,确保土地资源应用更加规范,对土地资源控制更加合理,提升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

2.1 土地使用情况调查与更新

利用土地信息技术,可以对某一块区域上耕地、林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分布情况完成调查,同时对土地的面积大小和最近改变情况定期更新。通过土地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定期调查,获取该区域的最新图像和数据,防止由于资料更新不及时造成的规划不科学。及时发现土地资源中利用方式的改变,如根据最新政策产生的新增建筑,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退耕还林和荒地开垦等现象。利用土地信息技术能将这些变化更新到土地信息记录中,结合新时期正在发展着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确保土地使用数据的准确与时效性。

2.2 土地规划与分区实施

土地信息技术能够为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功能分区提供直观的图形展示和数据分析支持。管理者可以基于现有土地的分布情况和自然条件,结合发展需要 在地 示出不同用途的土地范围,如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城镇开发区等。通过这种方式, 呈现 便于各方协调、审查与调整,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同时避免因规划不当导致的土地冲突或资源浪费。

2.3 土地违法行为监测与防控

借助土地信息技术和智能信息监控技术,能够对土地的使用行为进行动态监控,防止其中存在一些违建或者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越界占用土地资源等违规问题。动态监控的方式能够进行对不同时期的土地图像进行对比与比对,土地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出变化异常的区段,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手段迅速定位可能存在违法活动的地点。

3 新时期将土地信息技术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发展的创新途径

3.1 多源数据融合

结合土地信息技术整合不同来源的土地相关信息,并上传到统一的平台上,形成统一的土地信息数据资源池,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资料的大面积收集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互通。采用数据信息收集和融合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后续工作进行信息的查找奠定基础,同时还为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估与动态监管提供了全面依据。多源数据整合使土地信息管理决策能够基于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基础,从而改变传统的土地信息技术使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能。

3.2 智能化决策支持

土地信息技术需要与新时期各项智能科学技术联合起来使用,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对土地资源的进行可能存在风险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发展需求的分析和深度挖掘。构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信息技术模拟模型,实现土地资源的用途调整。另外,随着土地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于土地信息进行生态保护影响预测和后续开发强度变化的调整也需要及时更新土地信息技术模型,预先评估各类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土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这种前瞻性分析,避免土地信息管理者在盲目决策,使土地资源配置更具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土地资源管理能够长期稳定高效的发展下去,并能有效应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

3.3 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

新时期土地信息技术的使用还需要借助便捷的信息化渠道,将土地管理的核心信息收集和整理,以直观、易懂的报表和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让公众了解土地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不同区域土地资源后续的规划布局、审批流程、使用状况等信息,便于社会公众监督土地管理工作。土地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可以建立互动平台,在平台上开放公开信息,允许公众自主进行各项内容的查询,并设置专门的反馈意见程序,同时公众还能举报异常情况,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共治模式,大大增强土地信息技术使用的透明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公信力,也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来源,使原本一些基层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理。社会监督在土地信息技术的使用中也十分重要,社会监督土地资源管理能够促使管理行为更加规范、高效,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向责任化的方向发展,讲不同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到各人。

结语

总而言之,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土地信息技术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可靠技术保证。借助土地信息技术,可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让土地资源规划更加准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就更加科学合理。在之后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新时期新技术进行土地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升级,使其能够更好的收集土地资源数据和图像,做好后续一系列土地利用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新红,黄慧.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5(01):136-138.

[2]范凤菊,薛英.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应用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5(01):134-136.

[3]范银梦.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应用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4(11):152-154.

[4]朱健锋.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13):16-18.

[5]江志平.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中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