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
韩云磊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对国企思政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枫桥经验”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灵魂,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原则高度契合。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思政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运用“枫桥经验”,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尊重其主体地位,激发主人翁精神,将工作落实到职工实际需求中,解决思想问题与回应实际关切并重。如此,才能凝聚职工力量,巩固党在国企的执政根基。
(二)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维护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就地化解。国企基层单位员工思想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在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借鉴该经验,推动思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建立健全矛盾风险排查预警和多元调解机制,能及早发现并化解风险隐患,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
(三)创新工作方法手段、增强时代感的迫切需要。传统思政工作存在形式单一、与业务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三治融合”与“四防并举”体现了治理方法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引入国企思政工作,可推动工作模式转变: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理论说教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引导结合,从依赖传统手段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这提升了思政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增强了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1234+N”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和国有企业的实际特点,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探索构建了“1234+N”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模型,系统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
(一)坚持一个统领:强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
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全面领导,贯穿工作全程各方面。其一,压实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首要,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实。党组织定期分析职工思想动态,将解决思想与实际困难结合,发挥把方向等作用。其二,建强支部堡垒。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发挥其在矛盾调解等方面的前沿作用,增强组织力与战斗力。其三,发挥党员作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推行党员与职工“结对子”等机制,引导党员既做业务骨干,也做思想工作骨干,当好职工情绪的“预警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和传递温暖的“服务员”。
(二)锚定两大目标: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方向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一是凝聚人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形成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二是防范风险。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化解机制,及时排查和处置企业内部管理、劳动关系、思想动态等方面的风险隐患,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畅通三个渠道: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是立体化沟通渠道。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定期召开职工座谈会、开设“云端心声”线上栏目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沟通体系,及时了解员工心声,回应职工关切。
二是多元化参与渠道。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搭建员工建功立业平台,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改革和创新,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三是精准化服务渠道。建立职工“需求清单”和党组织“服务清单”双清单管理模式,针对员工在工作、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解决职工现实困难。
四是健全四项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一是排查预警机制。通过定期排查、动态监测和专题研判,及时发现思想政治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是多元调解机制。组建专业化调解队伍,创新调解方式方法,强化调解过程的闭环管理,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三是关爱帮扶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施精准帮扶计划,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帮助相结合,提升职工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打造N 个载体:开展特色创新实践。
一是建立“筝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筝程”驿站、“工商零消党群之家”和法律服务驿站功能,打造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枢纽站,为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法律咨询等多样化服务。
二是创建文明实践示范店。联合地方文明办等单位,授予零售客户“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店”称号,协同制定“6+X”标准化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文明实践服务品牌。明确党员参与文明实践标准,激发基层党员创造力和带动力,构建“便民服务-客户成长-普法维权-文明实践”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三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组织服务职能从企业内部向零售终端、再向社会公众延伸,提升职工、客户和群众的“幸福指数”,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体现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中。
三、实践成效
(一)拓展覆盖范围。通过建设文明实践示范店和“筝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从企业内部员工到零售客户、再到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延伸,构建了“企业—客户—社会”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扩大了工作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提升综合效能。实现思想上解惑,消除员工和客户对行业政策的认知盲区与误解。实现精神上解忧,缓解员工与客户的实际压力和精神负担,提升工作状态与积极性。实现文化上解渴,丰富员工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实现心理上解压,建立专业心理疏导机制,促进职工心理健康,提升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三)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开展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企业管理提升、效率提高和效益增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工作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工作方向正确、资源保障有力、组织推进有序。建议健全党组织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工作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二)推动系统融合是核心关键。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设计,推动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建议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施细则,明确融合目标、路径与责任分工。
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理论借鉴与实践范式。通过构建“1234+N”路径模型,打造多层次、网络化的工作载体,能够有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达到多元目标。本文初步总结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模式与实践路径,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参考。未来,仍需进一步深化理论创新,完善实践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 李传军.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5): 6-12.
[2] 李强.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2): 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