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角下初中化学概念体系构建的教学策略研究
侯淑君
陕西省神木市第十四中学 719300
引言:初中化学是学生系统接触化学学科的起始阶段,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化学概念往往以孤立的知识点形式呈现,学生难以理解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大单元教学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重构学习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化学知识体系。本文基于初中化学教材,探讨大单元视角下化学概念体系构建的教学策略,在为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一、以大概念为统领,整合碎片化知识
大概念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骨架,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能够将初中化学中分散、孤立的概念串联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在初中化学教材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大概念贯穿教材始终,为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提供了方向指引。
以“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为例,教师可紧紧围绕“微观粒子决定物质性质”这一核心大概念,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分子与离子等知识点进行深度整合。从原子的构成出发,让学生明白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进而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再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不同微观粒子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物质,从而构建起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质的完整认知链条。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理解物质性质差异的根源。
在教学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教师可精心设计“金属的奥秘”主题单元,把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等内容有机融合。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对比不同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如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自主归纳出金属活动性规律。随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防护的化学原理,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涂油、刷漆等防锈方法背后的化学原理。这种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结构 - 性质 - 用途”的思维模型,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
二、以问题链为驱动,促进概念深度理解
问题链作为一种极具效能的教学工具,如同精准的导航仪,能够引领学生沿着清晰的思维路径逐步深入思考,将抽象晦涩的化学概念巧妙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探究任务。教师若能围绕大概念精心设计一系列递进式问题,就能为学生搭建起从浅层认知迈向深度理解的桥梁。
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巧妙抛出如下问题链:物质的性质究竟怎样影响其用途呢?这能促使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思考如金属铜因导电性好被用于制作电线,活性炭因吸附性强被用于净化水等,从而理解性质与用途的紧密联系。接着追问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像通过观察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其可燃性等。再进一步探讨物质性质与化学反应条件的关联,例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让学生明白反应条件对物质性质展现的重要作用。
以讲解酸碱中和反应为例,教师设计“小小除垢师”探究活动。先提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去除水垢?”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随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酸进行中和反应。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反应现象,如水垢逐渐溶解、产生气泡等,并记录数据。最终总结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这种问题驱动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扎实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更深刻理解了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三、以跨学科项目为载体,拓展概念应用视野
跨学科项目宛如一座沟通不同学科领域的桥梁,能够有力地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开启一扇从多元视角理解化学概念的崭新大门。教师若能巧妙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精心设计跨学科实践项目,便能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校园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项目极具现实意义。学生首先需要深入校园各个角落,详细调查垃圾的组成情况,这不仅能让他们直观认识到垃圾的多样性,还能初步了解不同垃圾可能蕴含的化学成分。接着,学生要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各类垃圾的化学性质,例如分析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危害,了解塑料的化学稳定性与难降解性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资源化利用方案,像将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对废旧纸张进行回收再造纸等。
以“水的净化”教学为例,教师引入地理学科的水资源分布知识,设计“维护家乡水生态资源”情境项目。学生先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及水质状况。随后,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水污染的成因,如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化肥农药残留等。最后,根据不同的污染成因,设计出针对性的水净化方案,如采用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实践,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水的净化原理,更真切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结束语: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化学概念体系构建,强调以大概念为统领、以问题链为驱动、以跨学科项目为载体,实现化学知识的系统整合与深度理解。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突破碎片化学习的局限,形成完整的化学认知框架,提升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继续探索大单元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为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凯琦.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3.
[2]耿俊双.大概念理念下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J].天津教育, 2023(27):44-46.
[3]叶月珠.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读与写: 上旬, 20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