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郭庆云 傅红波
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其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自我管理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与途径,旨在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推动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的根本任务,逐渐成为各级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一阶段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步成型的关键期。如何在这一时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业发展,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生活中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身心健康的维护。
一 立德树人理念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
1.1 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方针,它强调德育为先,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核心内涵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立德树人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思想品质和个性发展的全面塑造。通过这一理念,学校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着眼于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2 自我管理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挑战时,能够有效地管理自身的情绪、行为和时间,调节自己的内在状态,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目标导向的行为。它包括情绪调节、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决策判断等多个方面,是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自我管理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压力和情感波动,还能促进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1.3 自我管理能力在德育中的作用
在德育教育中,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自我管理能力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支撑。通过自我管理,学生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与行为,避免冲动和过激的反应,从而更好地遵循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自我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社会化过程中的必备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自律,形成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2.1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
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管理、时间规划、目标设定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在情绪管理方面,部分初中生能够较为理性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合理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对学习和行为的负面影响;但也有一些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情绪,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时间规划方面,一些初中生能够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娱乐和休息时间,高效完成任务;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拖延症,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因不合理的时间安排而影响学业表现。
2.2 当前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当前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面临着一些显著问题。首先,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情绪管理、时间规划和目标设定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其次,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自我管理意识,未能认识到自我管理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容易出现缺乏自律、任性行为的现象。第三,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理念偏差或缺乏支持,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的需求和内在素质的培养。
2.3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是影响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情绪波动较大,缺乏足够的成熟度来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其次,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局限。现行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教育和能力培养,学生更多的是接受知识学习,而缺乏自我管理的系统性训练。第三,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三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
3.1 案例一:情绪管理与自控力培养
情绪管理和自控力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初中,学校通过开展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并调节自己的情绪。该课程通过讲解情绪的来源、表现及调节技巧,让学生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如何采取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应对。学校还邀请心理辅导员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定期进行情绪调节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技巧,帮助学生在情绪波动时恢复理性。
3.2 案例二:时间管理与学习计划制定
时间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某初中在学期初组织了“时间管理工作坊”,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有效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时间。在工作坊中,学生们首先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时间使用习惯,并通过制作时间表来反思自己的时间分配。教师鼓励学生为每一科目设定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为了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学校还定期举行“学习目标进展展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困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学习策略。经过一学期的实施,学生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3.3 案例三:自我反思与目标设定
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某初中,学校实施了“每周自我反思”制度,鼓励学生每周末进行自我反思,记录自己的学习进展、情绪变化以及个人成长的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一周我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学生逐步学会从自我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设定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结束语
通过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成为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自我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培养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然而,当前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姚育芽.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90.
[2]杨廷润.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8(07):48.
[3]孙家光.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研究[J].成才之路, 2017(02):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