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视角下古诗词的融合策略及阅读素养提升
王磊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雪乡第二小学
摘要:本文提出构建古诗词融合体系路径及系统性古诗词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古诗词教学存在碎片化现象,缺乏整体联系。通过大单元教学视角,构建主题关联、情感共鸣、文化脉络三维融合路径,实现古诗词教学整合。同时采用渐进式阅读引导、多元化阅读体验与情境式阅读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全面提升,激发持久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古诗词融合;阅读素养
一、当前教学中古诗词融合不足与阅读素养断层现象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教学呈现出明显碎片化特征,各篇目间缺乏必要联系,教学内容零散分布于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中,造成学生对古诗词认知片段化,难以构建系统性理解框架。教师习惯按部就班讲解字词句义,过分关注表层翻译与背诵记忆,忽视作品间内在联系与主题贯通,致使学生仅能孤立理解单一古诗词内容,无法形成宏观文学认知图景。这种分散式教学模式导致学习效果短暂性,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阅读体验浅尝辄止。
古诗词文化意蕴传递断层,学生无法通过古诗词学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错失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培养关键期。从阅读素养角度看,现行教学方式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建立古诗词阅读兴趣,阅读活动流于形式,阅读习惯培养缺乏系统性规划。评价体系过分强调记忆背诵能力,忽视阅读理解、审美感受、文化传承等核心素养培养,造成显著阅读素养断层。教材编排方面,古诗词与现代文学作品缺乏有机衔接,主题联系不够紧密,阻碍学生建立完整文学认知体系。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古诗词教学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渠道受限,制约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未能将古诗词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教学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状况。课堂教学互动性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被动接受知识现象普遍,自主探究精神缺失。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古诗词阅读活动局限于课堂空间,缺乏家庭环境延伸与社会实践拓展,制约阅读习惯长效培养。
二、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构建古诗词融合体系路径
大单元教学理念为古诗词融合提供全新视角,强调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体系整合,构建学习共同体。基于此理念,古诗词融合体系构建从多维路径展开:主题关联融合路径将内容相近、情感相通、意境相似古诗词组织成主题单元,如四季变换山水之美亲情友情等专题,打破原有教材编排限制;情感共鸣融合路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不同时代作家对相似主题表达差异,感受中华文化情感表达魅力;文化脉络融合路径将古诗词置于历史背景中考察,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产生环境、作家生平等背景知识;跨文体融合路径探索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学作品表达异同,培养学生多元鉴赏能力。教学实施层面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古诗词学习数字资源库;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强家校协同,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围绕秋季景色与思乡情怀主题构建融合体系。其一进行主题关联融合,引导学生发现三首诗共同指向秋季意象与思乡情感,其中《山居秋暝》展现幽静山林秋景,《枫桥夜泊》描绘寒夜思乡愁绪,《长相思》抒发浓郁乡愁,通过主题串联使三首诗形成有机整体。其二实施情感共鸣融合,设计思乡情怀主题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各首诗中表达思乡方式差异,如王维通过自然景色暗含思乡,张继以直接听闻乡愁触发共鸣,白居易以问答形式强化思乡意象。其三开展文化脉络融合,介绍唐代诗人创作背景与社会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心境与作品意蕴。还能进行跨文体融合,将这三首诗与现代散文《故乡》《背影》等思乡主题作品对比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方面,组织诗词意境再现活动;开展古诗词文化探究小组任务;设计秋日思乡主题创作;利用数字资源观看相关历史文化纪录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通过系统性古诗词阅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法
系统性古诗词阅读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理想载体,需采用科学方法实现培养目标。渐进式阅读引导方法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构建螺旋上升阅读体系—低年级侧重兴趣培养,通过诵读感悟、画面想象等激发学习兴趣;中年级强化理解能力,引导分析意象、意境,把握主旨;高年级注重鉴赏能力,培养理解艺术表现手法,感受思想价值。多元化阅读体验方法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立体阅读空间—课堂设计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课外组织朗诵会、辩论赛等活动;利用数字技术开发虚拟体验、交互式平台等工具。情境式阅读评价方法构建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评价体系—设计真实情境评价任务;建立阅读档案袋;开展同伴互评、自我反思等形式。联结生活实践方法注重古诗词与现实生活联系,引导学生将古人智慧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跨学科融合方法强调古诗词与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知识整合,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
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围绕忧国忧民情怀主题实施系统阅读。开始采用渐进式阅读引导,设计三层次任务:初读理解陆游《示儿》中爱国壮志,辛弃疾《题临安邸》中报国豪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忧国情怀;深读分析三首诗表达爱国情感方式差异;创读提炼古诗词中爱国精神内核,联系当代生活。接着实施多元化阅读体验,设计诗词情境再现活动;组织历史影像寻踪活动;开展古今爱国诗词对话活动。其三运用情境式阅读评价,设计诗人心声情境剧表演;开展诗意传递创作评价;建立爱国诗词赏析学习档案。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历史学科探讨南宋、晚清国家危局,与思想品德讨论爱国情怀表现形式,与美术合作创作诗词意境画作。
结论
本文通过主题关联、情感共鸣、文化脉络三维融合路径,打破古诗词教学碎片化现状,构建系统完整知识体系。渐进式阅读引导、多元化阅读体验与情境式阅读评价方法实施,激发学生持久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理念为古诗词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培养、从单一学科走向综合育人,最终实现古诗词学习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霞.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 2024,(15):85-87.
[2]黄宝真.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4,(07):72-74.
[3]姚凯博.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