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何海波
广西省昭平县走马镇庙枒村教学点 54680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核心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关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涉及到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和日益复杂的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并实施有效的策略,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首要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规律,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路径,进而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程功能,促进学生数学品质的良好发展。
一、点明教学目标
目标导向性不容小觑。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较为稚嫩,计划能力较弱,如果没有目标的合理引导,极易在数学课程中出现“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学”等表现,阻碍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点明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而课程标准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如课程标准主张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并对“如何做”提出了一些建议,即教学目标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教学目标要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因此,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点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等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核心素养目标,让教学活动具有系统性和深刻性,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时,教学内容是在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基础上,深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与之对应的核心素养包括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等。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点明结合具体情境推理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应用除法口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目标。目标简洁明了,明确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只要在实际教学中及时点明该目标,便能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合理的核心素养学习计划,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顺利推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重视数学文化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广阔舞台上,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承载着深厚的思想与文化底蕴,它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文化价值不容忽视,它应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将数学文化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元素,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时,教材已经巧妙地引入了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贡献,展示了他在《算术》中引入未知数概念并使用符号表示的历史瞬间。但教师不应止步于此,还应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向他们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在方程领域的辉煌成就,如《九章算术》中关于方程的记载,以及宋元时期数学家创立的“天元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名著和互联网资源,收集丰富的历史资料,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生动地讲述我国数学家在方程研究领域的艰辛历程和卓越贡献。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厚重,还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课后,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九章算术》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记载了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蕴含着深厚的数学文化。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课外数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还应保持学生数学探究的持续性。这就要求教师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拓宽小学数学教学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课外数学活动,这样,学生虽然结束了课堂学习,但仍旧能在课余时间积极探究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有助于其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也可以精设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平方千米”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设计“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9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换算成平方千米,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多少?”等作业题,也可以提出“调查周边建筑的实际面积”等实践任务。对于作业题,教师可以将其设置为“必做”课外活动,对于实践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做。这样,课外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弹性,既能满足学生的持续性拓展学习需要,也能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多压力。如此,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外数学活动,可以自觉深化课后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其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高阶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持续优化,相信小学数学教育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未来,教育者应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策略,为学生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运洪.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7)
[2]王岩.立足核心素养打造精彩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