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暖阳,和煦沐心
陆铭智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六乡中心小学 5190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小学高年级作为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单一的德育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创新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探究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与实践案例。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结合具体案例,本文提出了以“爱”为核心,以“和煦沐心”为目标的德育工作模式。该模式强调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情感关怀、榜样引领、活动渗透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高年级德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的道德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对道德的理解出现偏差。其次,家庭和社会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就,而忽视了对其品德修养的关注与培养。另外,传统的德育方法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其参与积极性。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情感关怀,建立信任关系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应当加强对学生情绪状态的关注,并通过多种渠道如日常互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个性化支持等方法来构建与学生间牢固且持久的信任纽带。这种情感上的支持被视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还能促进其对集体的认同感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在非正式场合下,教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开展个人或小组形式的深入交谈,以此了解他们在学业、生活乃至家庭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响应他们的情绪变化和潜在困扰。此外,借助专业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在提供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所需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难题,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例如,某班主任通过设立“心情日记”这一创新方式,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和遇到的困惑。班主任每天都会认真阅读并回复这些日记,及时给予关爱和帮助。通过这种方式,班主任不仅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还成功帮助许多学生解决了心理难题,有效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变得更加稳定和健康。某小学高年级学生小明因家庭原因,性格内向、自卑,缺乏自信,不愿意与同学交流。班主任通过日常观察和家访,了解到小明的家庭困境和心理状态后,主动与其沟通,给予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班主任经常找小明谈心,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帮助他树立自信。同时,班主任还鼓励小明参与班级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他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在一些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明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他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这一转变不仅让小明本人受益匪浅,也让班级的其他同学感受到了情感关怀的力量。
(二)榜样引领,树立正面形象
教师作为班级的引领者,应当通过个人的行为示范来塑造学生的道德标准。凭借其日常表现、敬业精神和个人魅力,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与人生目标。这种模范作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及服务精神。在执行职责时,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续展现乐观正面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地体现核心价值理念。此外,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并鼓励学生一同加入志愿者行列,可以让年轻一代更深刻地体会到承担社会责任和无私奉献的意义所在。同时,教师也必须致力于自我提升,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典范。
例如,某班主任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并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班主任不仅以身作则地践行了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还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这些品质的重要性。学生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成就感。某班主任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并经常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在一次社区清洁活动中,班主任带领学生一起清理垃圾、整治环境。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区的美好环境做出贡献。其中,一名学生小张在参与志愿服务后,深受触动,主动提出要在班级内设立“爱心基金”,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这一举动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他们纷纷捐款捐物,为“爱心基金”注入了初始资金。此后,“爱心基金”成为了班级内的一个重要公益项目,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同学。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活动渗透,寓教于乐
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活动渗透的方式,班主任可以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设计德育活动时,班主任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制作、感恩信撰写、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班主任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活动的难度和深度,确保活动能够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例如,某班主任组织开展了“感恩教育月”活动。在活动期间,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手抄报制作和感恩信撰写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感恩和回报的喜悦。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和回报,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是一项既持久又充满挑战的任务。通过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面榜样以及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等方式,班主任能够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实际经验显示,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道德修养,还能够促进班级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次仁卓玛.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路径[C]//教育发展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3.
[2] 马少文,杨梅花.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分析[C]//第三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