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李乐乐 牛伽
郑州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64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快速。部分高校在球类、健身课程中借助线上资源辅助教学,积累了一定经验与成果。本研究深入探索并分析了郑州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郑州科技学院的公共体育瑜伽课,作为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课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收集处理数据以及评估应用效果,收获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就郑州科技学院而言,开展公共体育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瑜伽课、公共体育、混合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详细分析
(一)教学模式设计
1. 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借助学校在线教学平台,上传精心筹备的瑜伽课程预习资料,涵盖详尽的瑜伽体式图文教程、基础理论知识讲解音频,以及精炼的动作示范短视频片段等,以此引导学生提前熟悉即将学习的瑜伽内容与要点[1]。同时,在平台发布预习任务与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反馈。比如,让学生简述某个体式的基本动作流程,或回答瑜伽呼吸法原理相关问题。之后,教师通过平台查看学生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知识储备与疑惑点,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讲解与指导提供依据。
2. 课堂教学阶段
线下课堂上,教师先简要回顾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并提问,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解答、深入剖析,助力学生巩固预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接着,教师全方位、细致地示范瑜伽体式,从动作起始位置、运动轨迹、呼吸配合到最终完成姿势,逐一详细演示,并着重强调每个动作的关键要领与易错之处。在学生进行体式练习时,教师穿梭其间,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确保每位学生掌握正确体式。
同时,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实时互动功能,教师拍摄学生练习过程并上传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优秀动作示范给全体同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标准动作表现。同时,将典型错误动作对比展示,分析错误成因与纠正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互动性。此外,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线上小测验,如通过平台发布几道关于瑜伽体式名称、功效或呼吸要点的选择、填空题,让学生即时作答。教师即刻获取答题结果,据此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策略。
3. 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摄自己练习特定瑜伽体式的视频并上传,以便检查学生课后练习情况与动作掌握程度。针对学生作业,教师给予详细书面点评与语音反馈,指出进步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2]。另外,平台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空间,学生可在讨论区分享课后练习心得,交流练习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教师定期参与讨论区互动,解答学生问题,引导积极有益的交流讨论,营造良好课后学习氛围。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1. 数据收集
学习成绩数据: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收集学生公共体育瑜伽课的学期总成绩。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包含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勤等)、期中技能考核成绩和期末理论与技能综合考核成绩构成。其中,期末理论考核采用线上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瑜伽历史文化、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理学原理、呼吸法和冥想理论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期末技能考核在课堂进行,由多位专业教师组成考核小组,依据统一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瑜伽体式展示、动作规范度、呼吸与动作配合协调性、体式流畅性及完成质量等现场打分评定。
学习态度数据: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向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瑜伽课学习态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学生对瑜伽课程的兴趣、学习动机、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接受与满意程度、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自我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与坚持性等方面。共设计30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赋值1 - 5分)测量。共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课堂参与度数据:课堂教学时,由经过培训的教学观察员实时观察记录每个班级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次数、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参与课堂练习的专注度与认真程度等。每个指标都制定了详细量化评分标准,如将课堂提问次数按0次、1 - 2次、3 - 4次、5次及以上分别记为1 - 4分,将参与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从“从不参与”到“积极主导讨论”分为1 - 5分等。通过对各项指标量化评分,综合计算出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分。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在知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系统、全面地研习瑜伽知识与技能。线上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如精细的瑜伽体式分解视频、理论知识讲解文档和动画演示等,让学生在课前可初步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熟知体式动作要领与理论知识要点,为课堂实际练习与深入学习筑牢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线上平台展示的学生预习反馈与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精准解决学生预习时的困惑与难点。同时,通过现场亲自指导、纠正,助力学生切实掌握每个体式的正确做法与呼吸配合技巧,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课后,学生借助线上平台提交练习视频与作业,教师及时给予个性化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改进所学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技能学习闭环,有效提升学生对瑜伽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应用
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广阔平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学生可依据自身学习进度与时间安排,自由挑选线上学习资源反复学习、练习。例如,对于较难掌握的体式或理论知识点,学生可在线上平台搜索相关教学视频、文章或论坛讨论帖,自主探寻解决方案与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自我管理学习进程、自我解决学习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线上平台的学习任务与测验功能,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复习,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比如,线上平台布置的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提交,学生为完成任务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平台自动生成的作业成绩与测验反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发现不足,进而激发学习动力,更积极投入自主学习,持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方面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极大丰富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方式与途径。在线上平台讨论区,学生可随时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教师和其他同学能及时回复、参与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社区氛围。这种互动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学生课后随时随地可与教师、同学交流,解决疑惑,获取更多学习信息与建议。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线上平台展示学生练习成果与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互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共同进步。例如,学习某复杂瑜伽体式后,教师将学生练习视频上传平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视频中的优缺点并提改进建议,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最后教师总结点评[4]。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师生、生生间良好互动关系。
三、结束语
郑州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上,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升,对瑜伽知识和技能掌握更扎实全面,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堂参与度,为学生身心健康与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学资源利用方面,线上教学平台引入,丰富了教学资源形式与内容,打破传统教学资源时空局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传播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教学互动交流层面,该模式极大促进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营造出活跃、积极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能力,契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总之,郑州科技学院公共体育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持续改进创新,有望进一步提升该教学模式的质量与效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更有力支持与示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健康体魄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大力量。同时,期望本研究能为其他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牟雪婷.天津体育学院健身瑜伽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验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2.DOI:10.27364/d.cnki.gttyy.2022.000093.
[2]李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设计与行动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23.DOI:10.27364/d.cnki.gttyy.2023.000023.
[3]程丹.高职院校瑜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拳击与格斗,2022,No.483(03):19-21.
[4]杨军红.金课建设下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健与美,2022,No.394(02):141-143.
[5]杨雨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视野,2021,No.30(1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