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提升路径
周光芬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引领教育发展,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关键环节,对初中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审美感知能力是音乐核心素养的基石,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成效。本文立足核心素养视角,探究初中音乐教学里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路径。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整合多元教学资源、开展丰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挖掘音乐之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为初中音乐教学赋能,助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审美感知;提升路径;教学策略
引言
在教育理念持续迭代的当下,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音乐作为艺术学科的典型代表,在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然而,审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上还存在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积极探讨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创设多元音乐情境,激发审美感知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创设多元音乐情境能够精准对接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借助多媒体展示音乐创作背景、实地场景等,能打破音乐与学生之间的抽象隔阂。音乐不再只是简单的音符组合,而是被赋予了生动的画面和情感。学生置身于精心营造的情境中,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让审美感知在沉浸式体验中被充分激发,助力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开启音乐审美之旅。
在教授中《彩云追月》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月夜彩云飘动的动画视频,视频里月色如水倾洒大地,轻柔的彩云缓缓流动,仿佛触手可及。同时播放轻柔的雨声、风声等音效,营造出宁静、悠远的夜晚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聆听《彩云追月》的旋律,那灵动的音符就像夜空中飘动的彩云,更能体会到乐曲中所描绘的宁静祥和、云月相逐的美好意境,感知到音乐舒缓、优美的特质,激发对音乐美的欣赏。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深化审美体验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是连接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组织学生参与合唱、乐器演奏、音乐创编等活动,能让学生从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学生能够直接触摸到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等要素,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深入骨髓的,能极大地深化对音乐的审美感知,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真正走进音乐的艺术殿堂。
以《保卫黄河》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活动。学生在练习合唱过程中,通过不同声部的配合,感受歌曲中磅礴的气势、激昂的节奏以及丰富的和声变化。高声部的激昂有力,如同黄河汹涌澎湃的浪涛,展现出不屈的抗争精神;低声部的沉稳厚重,好似坚实的大地,给予力量支撑。在反复练习与配合中,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力量与美感,深化对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的理解,增强审美感知。
三、引导对比欣赏分析,提升审美鉴别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具备一定的分析与比较能力,引导对比欣赏分析正是顺应这一能力发展。选取风格相似或相反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音乐细微之处的视角。在对比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仔细分辨作品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异同。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对比中学会鉴别,准确把握不同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审美判断标准。
在教授音乐教材中关于民歌的内容时,教师选取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进行对比欣赏。引导学生分析两首歌曲在旋律上的差异,江苏《茉莉花》旋律婉转细腻,如江南水乡的潺潺溪流,带着吴侬软语的温柔;东北《茉莉花》旋律更为豪放直接,似东北广袤平原上的大风,充满豪爽之气。节奏上,江苏版节奏舒缓,悠悠诉说着江南的温婉;东北版节奏稍快且更具跳跃感,展现出东北人的热情。通过对比,学生能更清晰地鉴别出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提升审美鉴别能力。
四、鼓励个性化音乐表达,拓展审美创造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上也有不同的感悟。鼓励个性化音乐表达,就是尊重学生的这份独特性。通过音乐评论、改编、创作等方式,学生能将内心对音乐作品的独特感受外显出来。这一过程不仅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音乐表达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拓展审美感知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从音乐欣赏者到音乐创造者的角色转变,挖掘自身的音乐审美潜力。
在学习《青春舞曲》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对歌曲进行简单改编。有的学生改变了部分旋律节奏,将原本的节奏加快,加入切分音,使其更具动感活力,以表达青春的激情;有的学生重新填词,用歌词描绘自己在校园中的奋斗时光、与朋友的珍贵友谊等青春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个人审美融入音乐创作,拓展了审美创造能力,也加深了对音乐的审美感知 。
结束语
总之,通过创设多元音乐情境、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对比欣赏分析以及鼓励个性化音乐表达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为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中意义非凡,教师作为引路人,肩负着重要使命。要紧跟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创新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点燃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娟.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23.DOI:10.27710/d.cnki.gznmc.2023.000676.
[2]吴秉旭.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DOI:10.27011/d.cnki.gdbsu.2021.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