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有效策略研究
牟超寅
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318020
摘要:幼儿教育领域之中,课程游戏化已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而在此背景下,家园共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关键环节,其面临着教育理念差异、合作形式单一、家长参与度不均衡等挑战。为了应对上述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统一家园教育理念、丰富家园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度及建立家园共育评价机制等策略。希望通过加强家长培训、开展经验分享会、开发亲子游戏课程、建立网络平台、个性化沟通与指导、设立家长志愿者制度以及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家园深度合作,最终形成教育合力,为幼儿提供优质教育环境,实现其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合作形式;家长参与度;
课程游戏化强调教育者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让幼儿能够在游戏当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由于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幼儿成长而言,幼儿园和家庭作为两大重要的环境,只有二者紧密地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家园共育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的挑战,所以如何探索有效的策略,以提升家园共育质量,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家园共育的现状分析
(一)家园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实践中,有一部分家长自身对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缺乏深入理解,仍然将幼儿教育等同于知识传授,导致其过于关注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了拼音、数字等基础知识。在他们的思想里,认为游戏只是娱乐活动,它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作用不大。而幼儿园则秉持着课程游戏化理念,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家长在参与家园共育时,对于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存在误解,甚至是产生质疑,进而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效果[1]。
(二)家园合作形式单一
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传统活动上。虽然这些活动可以为家长们提供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机会,但其形式较为单一,因此缺乏了互动性和持续性。而且除了这些特定的活动之外,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较少,所以难以形成常态化的教育合力。
(三)家长参与度不均衡
在家园共育的过程当中,家长的参与度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尽管有一部分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视,积极地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且与教师保持密切地沟通。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自身教育观念淡薄等原因,对于家园共育的参与度较低。实践中家长参与度的不均衡,不仅会影响幼儿个体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幼儿园整体家园共育工作的推进。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一)统一家园教育理念
1、加强家长培训
定期地组织家长培训活动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之一,其中幼儿园要邀请专家学者或园内骨干教师,向家长们深入地解读课程游戏化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为此可借助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让家长可以了解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课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理。
2、开展家长教育经验分享会
除了专家培训以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之间的教育经验分享会。即邀请在课程游戏化实践中,积极配合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家长,向其余家长们分享他们在家中是如何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以及如何支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工作的。最终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能够使更多的家长认识到课程游戏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从而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2]。
(二)丰富家园合作形式
1、开发亲子游戏课程
结合课程游戏化的内容,幼儿园可以开发亲子游戏课程,并可将其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载体。而亲子游戏课程可以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一方面是线上课程,即借助制作游戏视频、发布游戏指导手册等方式,使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开展游戏活动。例如幼儿园可制作一系列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亲子游戏视频,在当中详细地介绍实验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家长则可以根据视频地指导,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实验,一同观察实验的现象,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线下课程,即通过组织亲子游戏活动日、亲子运动会等形式,促使家长们能够走进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就亲子游戏活动日而言,幼儿园设置了多个游戏区域,如建构游戏区、艺术游戏区、体育游戏区等,此时家长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项目,再共同参与到游戏之中。经由游戏不但可以增进亲关系,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们更好地体验课程游戏化的魅力。
2、建立家园共育网络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而幼儿园也可借其建立家园共育网络平台,以拓宽家园沟通的渠道。展开来说:平台可以设置课程游戏化展示区、家长交流论坛、教师在线答疑等板块。其中教师可以在课程游戏化展示区上传幼儿在园参与游戏活动的照片、视频,以及相关游戏活动的设计方案和教育反思,使家长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情况。家长交流论坛则能够为家长提供一个交流育儿经验、分享游戏心得的平台,家长们可以在这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另外就是教师在线答疑板块,在该板块当中家长能够随时地向教师咨询关于课程游戏化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地给予家长们解答和指导。
(三)提高家长参与度
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个家庭的特点和家长的需求,再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与指导。而沟通可通过家访、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方式进行,目的是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教育背景以及对幼儿教育的期望,随后可针对不同家庭制定出不同的家园共育方案。
面对工作繁忙的家长,教师可以使用线上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亲子游戏建议,帮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面对教育观念较为传统的家长,教师则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且通过与其分享幼儿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的成长案例,来引导他们逐步转变观念[3]。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其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地共同努力。基于实践而言,教育者们经由统一教育理念、丰富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参与度以及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有效策略地实施,便能够促进家园之间的深度合作。但是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家园共育模式,以适应课程游戏化发展的需求。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和支持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共同营造出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吴韵菲.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26):107-109.
[2]代娟.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4):173-175.
[3]胡业群.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创新策略浅谈[J].当代家庭教育,2023,(0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