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

作者

邹斌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古龙岗中心小学 江西 赣州 342400

摘要: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形象,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的现状、重要性及有效策略。通过分析童话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多媒体等。进而提出通过情境营造、角色扮演、复述故事和引发想象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语文素养。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童话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教学策略;语文素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童话不仅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其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因此,深入探讨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童话教学的重要性

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童话契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未知。童话以其奇幻的情节、夸张的手法、生动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自由驰骋,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妙世界。同时,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理解和诠释,从而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其创造力。

童话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发展。童话中的故事往往充满了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这些情感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变化。通过童话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情感、理解情感、调节情感,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此外,童话中的英雄形象、友情故事等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其道德情感的发展。

2. 当前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教学效果的发挥。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是当前童话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教师在童话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情境教学、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度依赖多媒体也是当前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童话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来呈现故事内容和情节,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对故事的想象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不利于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阅读来感受故事的魅力和内涵,同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有效的童话教学策略

一是情境营造策略。情境营造是童话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可以通过音乐、动画、实物展示等手段来营造与童话故事情节相符的情境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故事的魅力和内涵。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或音频资料来营造情境氛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和找妈妈的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通过情境营造策略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是角色扮演策略。角色扮演是童话教学中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深入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例如,在教授《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等角色进行表演和对话。通过角色扮演策略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特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角色扮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等。

三是复述故事策略。复述故事是童话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组织故事情节和表达角色情感等。通过复述故事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复述故事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的理解与记忆。

四是引发想象策略。引发想象是童话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训练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会怎样?”或者“小女孩在点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等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通过引发想象策略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结语

通过本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的深入探讨,我深刻体会到童话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童话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契合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还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发挥童话教学的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推动童话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郁梦旦.低年级小学语文童话教育教学价值初探[J].读写算, 2021,(04):177-178.

[2]范桂丹,罗欣.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30):141-142.DOI:10.16871/j.cnki.kjwhc. 2020. 10.063.

[3]张勇.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以统编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为例[J].天津教育,2019,(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