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晓锐

柳河县第九中学

摘要:美术教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具有一定的生活化实践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培养其美术的艺术感,能够加深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务必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积极利用鲜活的场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本文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作业两方面进行阐述,将美术教育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中,使学生既能在美术学科中享受学习过程,又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所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美术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生活当中的内容,让学生切实有效的感知和体验美术的魅力和价值,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然而部分教师在实施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时候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课堂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会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指的就是将美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周边熟悉的场景,将更多的美挖掘出来,以调动起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还会起到直接的影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实际生活的角度,将诸多的美术元素寻求出来,指导学生更好的参与课程学习,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美好达到直观的感受,这对学生积极上进学习态度的激发也更有利,学生对于美术创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指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之时,学生可以不用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依据生活当中的实际物体,并对其作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由于学生所站的是多元化的角度,学生所观察到的实际景象也会有所不同,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创作兴致,确保学生能将更多优美的作品创作出来。

二、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意义

1、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如果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快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主动积极的探究和探索。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引导学生观察及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在落实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天的畅想》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增强美术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如清晨露珠闪烁的嫩叶、花朵绽放的瞬间、小鸟欢快的歌唱等,同时配以轻柔的春日音乐,营造出一个温馨而生动的春天氛围。提出“学生们,刚刚的视频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的气息?你们能从画面中找出那些春天的元素吗?”等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特点和走进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布置教室,用彩纸剪出花朵、绿叶、蝴蝶等春天的象征物,悬挂在教室的窗户边、黑板上或是学生的课桌上,让整个教室变成生机勃勃的春日花园。通过这样的环境布置,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内容。

2、设计生活化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的巩固所学内容和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教师在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作业生活化让学生在主动观察、亲身感知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设计《剪纸》的课堂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我家的幸福瞬间》为生活化作业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瞬间;通过剪纸艺术表达对这些瞬间的情感与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4]。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留意父母共读一本书的温馨场景、家人一起做饭的热闹画面,或是弟弟妹妹的可爱笑脸等家中的幸福瞬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文字或者草图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为其后续完成美术作业打下坚实基础。根据记录下的幸福瞬间,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构思一个或多个剪纸图案,将传统剪纸元素(如窗花、福字、花鸟鱼虫等)与家庭幸福主题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完成生活化的作业的时候学生可以准备彩色纸张(可以是废旧纸张再利用,也可以是新购的彩色卡纸)、剪刀、刻刀(可选,用于更精细的雕刻)、铅笔和橡皮擦等工具,根据构思好的图案先在纸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轮廓,使用剪刀或刻刀沿着轮廓线仔细剪裁,完成后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和整理。

综上所述,美术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去挖掘、创造。“美”蕴含在实际生活的各方各面,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在此教师应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的细致讲解。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既能使教学形式以及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还可以将实际生活当中所蕴含的与美相关的元素挖掘出来,以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这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作画活动,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画家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天荣.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华夏教师,2024, (21):109-110.

[2]张晶.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1):15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