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134”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包春燕

四川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复烤厂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的需要,也是志愿服务发展的需要。本文聚焦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从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出发,通过探索创建“134”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统筹有力、充满活力、专业引领、合作发展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关键词:“134”;志愿服务;制度; 建设;体系

1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参与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青年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发挥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志愿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能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还能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也为青年员工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基于此,复烤公司聚焦“人”的思想建设,创建“134”志愿服务工作法,打造“青年文明号”主阵地,以激发青年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效果和影响力,进一步展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青年形象。

2志愿服务制度体系的建设路径及实践

2.1紧扣“1条主线”,明确服务的“核心”

“1”即以“服务型工会建设”为主线,以服务主业、服务职工为导向,做好“人”的工作,凝心聚力、成就员工、温暖人心。

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要求,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人才队伍构建,以“竞赛创优”建设技能人才队伍,以“建家聚人”,满足职工美好生活需求,以“文化凝心”,打造精神生活新家园。

2.2聚焦“3种目标”,明确服务的“重点”

“3”即以“三个工作目标”为引领,建立“普惠+精准”服务机制,促进团青工妇队伍的思想、状态、技能全面提升。

2.2.1服务“青年人”的成长。青年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和最有潜力的资源,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服务“青年人”的成长,要增强“五能七力”,提升“八大素能”,锤炼青年员工着眼于实际、着手于实践、着力于创新的能力,在基层生产经营中勇于创新、大胆创新,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工会凝心聚力作用,培育青年队伍、破冰强能。

2.2.2服务“她力量”的融合。女工群体是工人阶级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她力量”的融合,融思想、融组织、融队伍、融业务,发挥工会成就员工作用,培养和锻造出一支集高素质、高技能的女职工队伍,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四川复烤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三是服务“匠心力”的提升。工会组织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群众组织。

2.2.3服务“匠心力”的提升

工会组织是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群众组织。服务“匠心力”的提升,我们认为就是要立足“工人先锋号”这一工业属性,发挥工会温暖人心作用,以“竞赛创优”提升技能人才队伍,以“建家聚人”,满足职工美好生活需求,以“文化凝心”,打造精神生活新家园。

2.3运用“4种载体”,明确服务的“路径”

“4”即以“4种服务载体”为抓手,拓宽工作、生活、健康、精神领域、打造职工服务综合体。

2.3.1发挥党建带团建优势。聚焦“强组织”,丰富“向我看、跟我干、我们来”复烤基层党建文化内涵,发挥工青妇组织聚合带动作用,围绕复烤生产加工中心工作,探索形成“党团建设同步谋划、党团组织同步设置、党团力量同步配备、党团工作同步开展”的党建带团建新格局;聚焦“筑思想”,多维度打造“天府金叶大讲堂之幸福课堂”,搭建“政治必修课”“素能提升班”“幸福课堂·青年说”平台,分层分级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文原著、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等重要内容,实现沉浸式学习、转化式研讨、交流式发言。聚焦“建新功”,创立“1+N”主题团日模式,开展“红岩精神研学”“听退伍军人讲党课”“社区坝坝谈”等系列活动,在重温革命历史、专题党课学习中增强信念、锤炼品格。

2.3.2擦亮“青字号”品牌。搭建青工成长的台子,用好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服务队等“青”字号工作载体,在加工生产一线、工艺质量课题攻关、建设攻坚等实践中展现青年力量,提炼总结蜀香复烤青年活动特色做法。架好选育管用的梯子,创新新进员工培养模式,搭建加工生产“实景课堂”,实行多岗位全过程轮训,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做好个人成长规划;系统打造员工培育工程,内容涵盖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素能提升、团建体能、警示教育5个类别,抓好后备力量培养推荐,把团组织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

2.3.3开发工匠培育平台。深耕工匠培育“沃土”,延伸“师带徒、匠带兵”活动成效,双向结对省局(公司)、工业客户、产地烟区、协作单位、地方对接部门,“一对一”指定职业导师,构建“教、学、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链条,培养烟叶评级、设备微操、技术创新领域人才。广搭工匠成长“洼地”,建立一体化平台工作室、 课题攻关组、素能集训组,有序推动“降大提中”课题攻关,开展“黄鹤楼配方模块分类加工技术标准研究及应用”项目,推动四川烟叶在云南卷烟中的适配性研究,提高川南烟叶综合利用率和适配性;打造工匠建功“摇篮”,开展公司首届技能大比武和常态化劳动竞赛,覆盖生产、管理、后勤等多个维度,精心培育青年岗位能手。

2.3.4用好互融共建力量。胸怀“墨水”,打造“青年理论小组·思想传播阵地”,将党的二十大宣传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举办普法课堂、党史宣讲实践活动,邀请邻里群众就近开摆“党史龙门阵”,提高市民党性教育和文明行为意识。脚沾“泥水”,联合四川中烟、四川进出口公司联学共建,就近到川南烟区助力烟苗移栽,对口帮扶烟农子女,体现社会责任;常流“汗水”,推出个性化“志愿服务菜单”,开展“我为外包工添个菜”“社区环境维护我来帮”等主题实践,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中传递青年正能量、展现行业良好形象,延展青年志愿服务新内涵。

3体会与思考

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体系,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战略选择。这一体系以专业化、制度化、可持续性为特征,涵盖三个维度的创新实践:一是凝聚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智库支撑,二是构建"培训-实践-督导"一体化能力提升机制,三是推动志愿服务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四川复烤公司,聚焦“人”这个关键因素,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创新打造"134"志愿工作机制,通过党员先锋岗强化价值引领,依托技能认证体系培育专业志愿者队伍,形成可持续的参与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首钢集团团委 . 在青年志愿服务的担当实践中提升“三力一度”[J]. 中国共青团 ,2022(24):28-29.

[2]  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课题组 , 谭建光 .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价值 [J]. 广东青年研究 ,2021,35(03):1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