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竞赛对小学生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陆涛芳
新疆昌吉市第十小学
摘要:班级凝聚力是衡量班级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准。团体竞赛不仅实现了学生间相互协作与互相帮助,也关乎到学生的感情交流与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团体竞赛是让学生在一个整体配合的基础上开展竞赛,学生在团体比赛中通过共同面对挑战与问题,实现各自特长的有效利用及集体荣誉感的提升,提高班级凝聚力。本文通过探讨团体竞赛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实践策略。
关键词:团体竞赛;小学生;班级凝聚力
引言
通过团体竞赛,学生们既学会在团队中寻找自身角色定位,还懂得在面对困难时团队帮助、相互成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认识到自身成长与整个团队表现的紧密联系,紧密程度带动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紧密。每一次合作与努力,让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在情感上更加紧密融合,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增强。
一、明确团队目标,激发合作精神
团体竞赛内要有一个明确的团队目标,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团队中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时,他们才会有更高的合作意识。明确的团队目标让学生知道如果要实现团队目标每个人都应该付出努力,进而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明确的团队目标有利于约束团队人员的行为和任务分工,便于达成统一,这样各成员间才不会出现冲突和混乱,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将自身的作用最大化。
以小学体育课上的一个接力赛比赛为例,教师可事先给学生制定好目标,目标可以是“完成接力比赛,并努力把班级的成绩尽可能提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事先分组,将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安排到一定任务上,比如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任务是努力完成自己的接力赛的路段,务必保证交接,不能在自己这一段因为失误而使小组成绩下降太多等。通过这种目标设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努力完成小组内每个人的任务。
二、丰富竞赛形式,增强团队互动
团体竞赛的形式多样性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班级团队竞赛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参加不同类型的竞赛,在不同形式的竞赛过程中,彼此扶持,共同争取一个团队的目标,增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各类各样的竞争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彼此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例如,班级组织的运动会可以有接力赛、拔河比赛等体育运动项目,并可以增加一些集体运动项目,例如团体跳绳、四人五足跑等。这些运动会项目不但要求学生自己要有相应的运动技能,还要求学生通过团队配合参与完成得更好,在接力赛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各自负责跑一段路程,且接力棒交接时不能掉落,这就要求学生之间的配合要默契。拔河赛中要求每队一起使劲儿,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每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就让同学们发挥自己不同的优势和特长参与进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设置奖励机制,促进协作精神
建立奖励机制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在比赛期间的努力提供鼓励,鼓励他们在比赛中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奖励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理奖励,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为团体做了一番贡献,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集体荣誉感,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加重视团体合作,加强班级同学的责任感、信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班级更有凝聚力。
比如,在班级小篮球比赛上教师可以给予奖励,比如获胜团队可以授予奖牌、获奖证书或班级荣誉积分,可以在班级集会时表扬优秀队伍。即使是该队员本身篮球技术最普通的,但是他防守稳定、传球准,都是为团队尽了很大的力量,获得奖励后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得到了肯定,这种心理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让同学们都清楚了解了,一个准确的传球、一次巧妙的配合,都决定着团队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会付出更多,会为了班集体荣誉而全力以赴。
四、赛后总结反思,增进团队沟通
在比赛结束后对比赛情况的总结是提升班级凝聚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比赛结束后总结不是仅仅针对结果而言,对团队合作过程的自我反省。教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发表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团队合作的意义以及沟通的必要性。学生也可以对比赛后自身团队所处的角色做出总结,做到弥补缺点,改善自身,促进团队合作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又如,一次拔河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赛后反思,让每一名队员表达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到,有一次比赛在紧张的心情下没有统一和队友出力的频率,造成了力量分散,没能抓住时机,导致失去优势。其他同学也说出了自己在比赛期间,怎么去帮助队友,如何坚持着大家的士气。赛后进行比赛的反思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加强了班级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结束语
团体竞赛是培养小学生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设立明确目标、丰富竞赛形式、设置奖励机制以及赛后总结等策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能增进班级成员的积极交流和沟通。教师要充分借助团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带动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的提高,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晓昱.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2):160-161.
[2]张金宣,周瑞叶.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2,(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