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于江舟
广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基于广西区级项目发表的论文须注明“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2410602119)”;英文标注为“ProjectS202410602119 supported by Guangxi Training Progra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Undergraduates”。
摘要:本研究以音乐课程为具体载体,将实践探索,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提拔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将持续探讨了何如顶用地将民族曲艺课程资源融合到音乐课堂学习中去。本文工作总结了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溶入音乐课堂训练的策略与成效,并提出的了相对应的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音乐课程资源;音乐课堂教学
一、引言
民族民间艺术从中华文化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内蕴着最丰富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音乐课堂教研中混合民族曲艺课程资源,既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能独特教育内容,增加学生的念书兴趣与审美能力。
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其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的参与和推动,将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
(二)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内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将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其音乐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
民间音乐具有独特术风格和音乐表现力,通过学习民间音乐,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和音乐表现力。此外,民族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力和创造力。
三、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选择
1.挖掘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
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民族特色,挖掘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如民歌、舞蹈、戏曲、乐器等。将这些资源融入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下学习音乐,增强学习的亲切感和实效性。
2.精选经典民族民间艺术作品
从众多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经典性的作品,如《姑苏行》、《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1.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民族民间艺术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文化氛围,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蒙古族民歌时,可以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中,感受蒙古族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2.互动参与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表演和创作活动,如学唱民歌、跳民族舞蹈、演奏民族乐器等。通过互动参与,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民间艺术,同时培养其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建立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库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对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建立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库。资源库可以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调用。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将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民族民间艺术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听觉享受的教学效果。
四、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效与挑战
(一)成效
1.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2.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艺术,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独特价值,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促进了其智力、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挑战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难度较大,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开发和整合难度较大。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课程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工作。
2.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将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严格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熟练的民间艺术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驾驭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对学生课堂上的教学。
五、改进建议
(一)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结合工作
学校应推动对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开发和融合的投入力度,开展专业团队采取要深入挖掘和综合整理工作。同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优秀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课程资源的应用率和实效性。
(二)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应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促进其民族民间艺术知识和教导能力。不能邀请专家做讲座和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教师、课堂研讨和交流活动,讨论课堂经验和心得。同步,鼓励教师进展讲授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增强对方的考试水平。
(三)带动学生的学兴趣和负责度
学校应不断改进和升级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促使学生的训练兴趣和负责。是和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规划教导活动和内容;根据大众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呈现给学生;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一下其了解需求和反馈意见并调整培训策略和方法。
六、结语
将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资源的开发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拓展等。
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专业认知和教学能力;持续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01]秦保慧.民间艺术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3,(37):144-148.
[02]钱晨,任佳.音乐课堂中民间音乐传承路径探究[J].音乐天地,2023,(07):9-14.
[03]宋琼.民间艺术资源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