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胡苗

陕西省子长市余家坪镇人民政府 7173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多样化应用方式。无损检测技术作为确保土木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手段,能够在对结构无损害的前提下提供关键信息,文章首先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类别,然后结合实践对各类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突出了其在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土木工程建筑越来越高效的发展,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说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在不破坏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检测出工程中存在的内部缺陷和损伤,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1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原理

1.1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无损检测领域的关键技术,其依靠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的特性判断质量。当超声波传入待检材料时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和衰减等现象,技术人员就会利用特定的接收装置接收相关信号,然后经过专业分析实现质量的判断。在均匀单一的介质中超声波传播的比较稳定,而遇到材料的缺陷处时因介质特性改变形成新界面,随着超声波传播参数的改变然后波形也随之变化,技术人员通过观察波形的变化就能精确的确定缺陷位置,从而评估其大小与性质,这种基于超声波波动特性的方法为材料内部质量检测提供了无损且高精度的检测途径。

1.2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在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地位比较关键,其通过利用X射线或Y射线的穿透能力检测材料,由于材料内部结构不同,射线穿透材料时在不同物质中的衰减程度有所差异,射线会在经过材料之后在专门的底片上成像,技术人员通过分析成像能直观的了解材料内部结构,如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位置和形态等,这种基于射线成像的检测方法为复杂材料的内部质量检测提供了可靠手段。

1.3电磁检测

电磁检测是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分支,而涡流检测又是其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一种基于交变电流在导电材料中产生涡流的原理检测材料性能和缺陷。交变电流流入导电材料后会诱发电涡流,在理想的状态下涡流的大小、方向和分布与材料电磁特性相关且具有规律性,但被检测材料出现裂纹、气孔或性能不均等缺陷时会使材料电磁特性改变,从而影响涡流分布,通过专门检测设备捕捉并分析涡流的这种变化,让技术人员可以直观了断的判断材料的性能和是否存在缺陷。

2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2.1检测砌体结构住宅裂缝与材料强度

裂缝检测涵盖裂缝走向、稳定性、数量、长度、宽度及位置等方面,在日常检测中,裂缝的数量、走向和位置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记录,也可借助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留存。而对于活动性的裂缝则需定期观测,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约10毫米厚的石膏饼紧密粘贴于裂缝处,由于石膏抗拉强度低如果裂缝稍有活动便会使石膏开裂;二是把弓形引伸仪和接触式引伸仪置于裂缝两侧检测,同时在室内合适位置安置千分表和百分表从而以此完成检测。在测量时可将裂缝不同时刻的最大长度和宽度位置做好标记,定期记录便可以观测裂缝长度变化。在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时,主要关注裂缝数量、分布状态与部位、深度、长度、宽度、缝隙形状比如说两头窄中间宽、八字形等多种形状与基本走向以及是否有持续发展迹象、贯通裂缝、析出物和剥落现象等,检测方法包括用直尺或钢尺测量裂缝长度,刻度放大镜、检验卡或塞尺测定宽度,超声脉冲法检测裂缝深度。

2.2检测钢筋位置

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是检测钢筋位置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磁粉检测对钢铁材料表面或近表面裂纹检测效果显著,给钢铁材料施加磁场后其内部磁力线按既定路径分布,遇裂纹处磁力线通量改变形成漏磁场,磁粉受漏磁场作用聚集在缺陷处形成明显磁痕,技术人员据此直观判断钢材表面质量评估钢结构的完整性。而渗透检测主要是用于检测非多孔性材料表面开口的缺陷,先将渗透液涂覆在材料表面使其渗入开口缺陷,再在去除多余渗透液后涂上显示剂,显示剂与渗透液反应而产生的痕迹可清晰呈现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有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钢结构的正常运行。而在构件上检测钢筋位置主要是确定钢筋的数量、保护层的厚度及钢筋的具体位置,通常采用钢筋位置探测仪进行检测,该探测仪基于磁感应原理制成。检测前,用标准块对仪器进行标定,在确保仪器处于标准状态后再将磁感探头在被测构件的外表面进行缓慢移动,采集一定范围内的钢筋位置信号数据,而后主机处理数据就将在监视器上显示采集数据的结果,性能较好的探测仪还能打印出钢筋位置图像。

2.3检测混凝土非破损强度

回弹法是检测混凝土非破损强度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基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表面硬度的关联上,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断其强度,而回弹仪就是主要得检测仪器。在建筑结构的检测中,中型回弹仪的应用最为广泛但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循技术规程。当同一种混凝土在工程中大量使用时,也可采用超声脉冲法检测混凝土的破损强度,混凝土中声脉冲传播速度极快能快速反映其应力应变性质,而由于声速与混凝土的强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强度与应变性质的理论推导得出,但实际材料复杂且推导结果的稳定性欠佳,因此需建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声速的曲线关系图,以更好地运用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在实际情况中,自然灾害、施工管理不善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可能对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内部出现空洞,外部结构产生裂缝、操作层、蜂窝麻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范围、尺寸和性质,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无损检测技术必将持续创新与发展,而新的检测方法与设备将会不断地涌现,其应用范围与检测精度也会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场景中,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与此同时,要注重检测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并且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且高效开展,合理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关乎着工程的有效发展,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土木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建,周玄.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新城建科技,2023,32(23):184-186.

[2]程旭.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土木工程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20):146-148.

[3]顾国威.土木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策略[J].散装水泥,2022(01):166-168.

[4]李涛.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41-142.

[5]徐文强.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9(1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