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措施探讨
张恩忠 骆祥龙
山东电亮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50300
在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要的能源,电力能源对当今社会来说至关重要。2024 年,全社会用电量 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9. 在庞大电力需求背景下,作为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电力工程配电线路的能耗问题越发引起关注。针对配电线路能耗来说,主要包含了无功损耗、电晕损耗、电阻损耗等,这些损耗会导致大量的电能被拜拜损耗,不但浪费了大量能源,也导致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
一、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能耗分类
(一)电阻损耗
在配电线路损耗中,电阻损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经过导线时会有一定的电阻,自由电子会做定向移动,在这一过程中,原子和分子发生碰撞,动能转变成热能,导致导线温度升高,出现电能损耗的情况。电阻损耗的大小,与导线材质、导线长度、导线截面积等有密切关系。
(二)无功损耗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与无功损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维持和监理磁场功率的无功功率,可以在负载和电源之间来回转换,无法被真正消耗。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感性负载较多,如:变压器、电动机等,需要消耗无功功率建立磁场,实现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在配电线路中接入感性负载,会因为电感特性导致电路中存在无功电流,这些无功电流会导致线路电阻产生功率损耗。而无功损耗的增加,会导致配电线路能耗的提升, 从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其他损耗
在高压配电线路中的一种常见损耗形式为电晕损耗,也就是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击穿强度时,会形成导电通道造成电晕放电现象。在电晕放电中,会产生大量的能量,其大小与导线直径、天气条件、导线表面状态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例如,导线直径增大,会对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降低,让电晕损耗减少。还可以应用分裂导线技术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让导线半径增大,以此降低电晕损耗。除此之外还有谐波损耗,因为在电网中有变频器、逆变器、整流器等,这些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会增加线路电阻,引发额外的功率损耗。
二、影响配电线路能耗的相关因素
(一)线路设计
线路布局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线路的能耗。如果迂回线路过多,会大幅增加导线长度,而导线长度的增加必然会使电阻增大。现阶段很多老城区的配电线路,就存在线路布局不合理、早期规划不科学等问题,大量的迂回供电不但增加建设成本,还会白白损耗电能。在线路设计中,供电半径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果供电半径过长,根据 Q=I²Rt 电阻讯号公式,会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且还会增大线路电压,总能耗会增加 8-10% ,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产生严重影响。
(二)设备性能
作为配电线路的关键设备,变压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能耗的大小。其损耗包含了负载损耗和空载损耗,其中负载损耗指的是变压器在带负载运行时,如果负载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负载损耗。因此,对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容量合理选择,可以有效降低配电线路的能耗。另外,开关设备也会影响配电线路损耗,如果开关设备触头接触不良,会大幅增加接触电阻。如果开关设备接触电阻增加 10 倍,
会增加 90%左右的能耗。
三、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一)合理布局配电线路
作为降低能耗的基础,配电线路的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尤其是很多老城区早期的配电线路布局缺乏科学规划,有严重的线路迂回现象。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也大幅提升了电阻损耗。为了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实际在进行城市新区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配电线路布局规划科学推进,结合城市负荷预测和功能分区,对变电站的数量和位置合理确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网格化布局方式,最大程度降低迂回和交叉设计的同时,还能够为各个区域快速、直接供电。除此之外,需要严格控制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如果供电半径超过 10 公里,线损率可达 15-20% 。因此,电力部门需要优化改造配电网络,通过缩短供电半径、增设变电站等方式,控制好供电半径,改善电压质量。
(二)降低变压器能耗
变压器作为电力工程配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对整个配电线路的能耗水平有直接关系。为了降低能耗,比较常见的变压器有 S11 系列变压器、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等。其中,S11 系列变压器的优势在于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体积小、便于安装和维护等。对于 S11 系列变压器来说,采用的是卷铁芯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磁阻,降低空载电流,相比传统变压器可减少 60-80% 的空载电流。而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的优势在于抗过载能力强、低噪音等,可以在短时间内承受较大的负荷冲击。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使用的是一种新型软磁材料,可以大幅降低磁滞损耗,相比较传统变压器可降低 70-80%的空载损耗。
(三)无功补偿技术
作为维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无功功率在交流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但无功功率需要在电源与负载之间进行转换,会增大电流,导致变压器负担和线路损耗的情况发生。电网中接入感性负载时,会产生感性无功功率;电容器则会产生容性无功功率。将感性负载与电容器并联,感性负载需要的无功功率可以通过电容器提供,这样可以降低变压器和线路的无功损耗,减小无功电流。现阶段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有随器补偿、分散补偿、集中补偿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场景。其中,集中补偿便于管理和维护,可以对整个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分散补偿则需要根据负荷分布情况进行就地补偿,可以使配电线路中的传输距离无功电流得以减少,让线路损耗得以降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配电线路节能降耗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从最初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到技术创新,要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配电线路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凸显出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为我国电力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浩男.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措施[J].中华纸业,2024,45(04):106-108.
[2]何奇慧.电力工程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措施探讨[J].中华建设,2025,(03):175-177.
[3]韩鹂.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