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财经”听得懂
王凡
海南省海口市 570216 身份证号:110102198607142321
引言:财经信息是现代社会公众生活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小到个人理财规划,大到企业经营策略、区域经济发展,均需以准确、易懂的财经信息为支撑。然而,传统财经节目往往陷入“专业主义陷阱”,过度侧重对数据、政策、理论的单向输出,忽视了普通受众的信息接收能力与需求,导致财经传播成为“小众圈层”的自循环,难以发挥引导公众理解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海南卫视《自贸财经观》自开播以来,立足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以“解读财经热点,服务自贸发展,贴近大众生活”为定位,打造“日播资讯 + 深度访谈”的节目模式,每周一至周五聚焦当日及时下核心财经事件,从“国产电车出海的物流成本控制”到“自贸港跨境电商的税收优惠如何影响消费者”,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破解”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民生消费的影响”,始终以“让非专业观众看懂财经”为导向。
《自贸财经观》“让财经听得懂”的核心传播策略一、内容选题: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切口”,构建贴近性认知
财经信息的“难懂”,往往源于它与公众生活的“距离感”。《自贸财经观》在选题上以“大主题、小切口”的方式,将宏大经济议题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身边事,搭建起专业财经与大众生活的桥梁。
1. 锚定“热点关联”,降低认知门槛:节目紧扣当下最受关注的财经热点,比如“国产电车出海”这一兼具产业热度与民生关注度的议题,并未直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战略”“全球汽车供应链重构”等宏大命题,而是从具体企业案例切入。例如,在节目中,以海南某新能源车企“出口欧洲首批电车抵达鹿特丹港”为新闻由头,随后通过访谈该企业海外销售负责人,聚焦“一辆海南造电车从生产线到欧洲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少道海关手续?”“欧洲的充电标准与国内不同,企业如何解决适配问题?”“海外售后服务网点建设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避开了抽象的“战略”“布局”,转而聚焦产业链中的具体环节,让观众能够通过“一辆车的旅程”理解“出海”的实际内涵。
2.立足“自贸特色”,强化地域贴近性:《自贸财经观》充分利用“自贸港”这一独特标签,将国家层面的自贸港政策与本地企业、民众的切身利益结合。例如,在解读“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时,节目并未逐条宣读政策条文,而是邀请了海南一家跨境医疗美容机构的负责人,通过“政策调整后,我们引进海外医生的审批时间从30 天缩短到7 天,接诊外籍患者的流程减少了5 个环节”等具体表述,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变化;同时,采访前往该机构就诊的消费者,以“以前想做一款进口医美项目,要等半个月,现在一周内就能安排”的亲身体验,将抽象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便利”。
3.聚焦“民生视角”,激活受众需求:节目始终将“财经与民生”的关联作为选题核心,无论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还是税收政策调整、产业扶持措施,均从“对普通人的影响”出发设计内容。通过不同身份受众的实际经历,让观众明白“汇率”并非遥不可及的金融概念,而是与消费、投资、就业密切相关的“身边事”。
二、表达形式:从“专业输出”到“通俗解构”,打破语言壁垒
财经信息的“难懂”,很大程度上源于专业术语的“阻隔”。《自贸财经观》在节目表达上,通过“嘉宾搭配、语言转化、案例拆解”三重手段,将专业财经语言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日常话语”。
1. “阶梯式”嘉宾组合,搭建知识传递桥梁:节目每期访谈环节采用“1名专业嘉宾 +1 名行业实践者 +1 名普通受众角色”的嘉宾组合模式,形成“专业解读—实践验证—大众反馈”的信息传递链条。这种嘉宾组合既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又通过“实践者”和“受众”的参与,让专业观点落地,避免了“专家自说自话”。
2. “场景化”语言转化,替代专业术语:节目要求嘉宾与主持人在表达时,必须用“类比”“举例”“生活化比喻”替代专业术语,将复杂经济逻辑转化为日常场景。
3. “碎片化”案例拆解,简化复杂逻辑:对于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主体的财经事件,节目采用“碎片化拆解”的方式,将复杂流程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小案例”,逐一解释。
三、呈现方式:从“单向传播”到“场景互动”,增强参与感
1. “轻量化”可视化设计,直观呈现数据与流程:节目摒弃了传统财经节目“大段文字字幕 + 静态图表”的呈现方式,采用“动态信息图 + 动画演示 + 实景画面”的轻量化可视化手段。例如,在展示“国产电车出海近三年销量变化”时,节目没有使用枯燥的柱状图,而是制作了一段动画:一艘艘满载电车的货轮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地区,每个地区的货轮数量随年份递增,同时用“2021 年:100 万辆(相当于 20 个大型足球场的停放量)”“2023 年:350 万辆(相当于70 个大型足球场的停放量)”等生活化的类比,让观众对销量规模有直观认知。
2. “互动式”内容设计,激发受众参与:节目通过“线上提问”的方式,让观众参与到节目内容生产中。由普通人视角的嘉宾收集网友提问,邀请嘉宾逐一解答,将节目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
财经节目的“通俗化传播”并非简单的“降维表达”,而是在保持专业性的前提下,通过内容选题的贴近性、表达形式的通俗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搭建起“专业财经”与“大众生活”的桥梁。海南卫视《自贸财经观》以“自贸港”为依托,通过“微观切口选题、阶梯式嘉宾组合、场景化呈现”等策略,成功让“财经”走进普通观众的视野,为同类节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