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探讨CBTC 系统在地铁信号维护中的关键技术

作者

李蒙可 刘逸凡

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CBTC 系统在地铁信号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维护的高效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深入研究 CBTC 系统在地铁信号维护中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CBTC 系统概述

1.1 系统基本原理

CBTC 系统作为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核心原理是通过列车与地面设备间的双向通信,实现列车位置的精确感知与运行指令的动态传输。系统以列车自身携带的定位设备为基础,结合地面轨旁设备采集的轨道状态信息,实时计算列车的准确位置与运行速度;地面控制中心通过通信网络接收各列车上传的状态数据,根据线路客流、区间占用情况制定列车运行计划,生成速度曲线与停车指令,下传给列车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依据接收的指令与自身感知的环境数据,自动控制列车加速、减速与停车,实现列车的自主运行与安全防护。整个系统通过闭环通信架构,打破传统信号系统依赖轨道电路的局限,大幅提升列车运行的灵活性与线路运输效率,同时为信号维护提供实时、全面的状态数据支撑。

1.2 技术发展历程

国内 CBTC 系统技术发展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渐进过程。早期国内地铁线路主要采用国外厂商的成熟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逐步积累运维经验,掌握系统核心功能与技术逻辑;随着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开始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突破通信协议、列车定位、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CBTC 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近年来,技术发展聚焦于系统性能提升与功能拓展,在定位精度上实现厘米级优化,满足高密度运营需求;在兼容性上支持不同厂商设备的互联互通,方便线路延伸与网络整合;在智能化上融入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为信号维护提供故障预警支持,形成“引进—消化—创新—升级”的完整发展路径,当前国内自主 CBTC 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新建地铁线路,成为主流技术方案。

2.地铁信号维护关键技术剖析

2.1 故障诊断技术

CBTC 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围绕“精准定位、快速溯源”构建多层级诊断体系。针对车载设备,采用内置的故障自检测模块,实时监测车载控制器、定位单元、通信模块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参数异常时,自动记录故障代码与发生时间,通过车载显示屏提示司机,同时上传至地面维护中心;对于轨旁设备,如信号机、道岔转辙机、应答器,采用分布式诊断单元,采集设备的电流、电压、动作次数等数据,通过边缘计算分析设备是否存在卡阻、接触不良等故障,结合历史故障数据识别设备劣化趋势;地面控制中心则通过集中诊断平台,整合车载与轨旁设备的故障信息,利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梳理故障传播路径,定位故障根源,避免维护人员盲目排查,缩短故障处置时间,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2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是保障CBTC 系统信号维护的关键支撑,需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在传输网络架构上,采用双环网冗余设计,轨旁设备与地面控制中心通过两路独立的通信链路连接,当其中一路链路出现故障时,另一路可自动切换,确保数据传输不中断;传输协议选择适配轨道交通场景的专用协议,优化数据帧结构,减少传输时延,确保列车位置、速度等关键数据能在毫秒级内完成交互,满足信号控制的实时性需求;数据安全方面,采用加密传输与身份认证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被篡改或窃取,同时对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避免非法设备接入导致系统故障;此外,传输网络具备带宽动态调整能力,在高峰时段自动优先保障信号控制数据的传输带宽,避免因客流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占用带宽而影响信号系统正常运行,为信号维护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

3.优化对策与创新方法

3.1 智能维护策略

CBTC 系统的智能维护策略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构建“预测—决策—执行”的闭环维护体系。基于系统监测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与历史故障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设备劣化规律,预测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时间与类型,为维护人员提供精准的预测性维护建议;在维护决策环节,结合线路运营计划与设备重要程度,自动生成维护工单,合理安排维护时间与人员配置,避免影响正常运营;维护执行过程中,通过移动维护终端实时获取设备故障信息、维护流程与技术规范,指导维护人员标准化操作,同时终端可记录维护过程数据,上传至维护管理平台,形成设备维护档案;维护完成后,通过系统监测验证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恢复正常,评估维护效果,为后续优化维护策略提供依据,提升维护效率与质量。

3.2 新技术融合应用

推动新技术与 CBTC 系统信号维护的深度融合,拓展维护能力边界。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与实际 CBTC 系统完全一致的虚拟模型,将实时监测数据映射至虚拟模型中,维护人员可通过虚拟模型直观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位置与传播路径,甚至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故障处置流程,提前制定最优维护方案,降低实际操作风险;利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对高架线路或隧道内难以到达的轨旁设备进行巡检,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仪,可快速识别设备外观破损、温度异常等问题,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应用物联网技术,为道岔转辙机、应答器等设备加装智能传感器,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与数据自动上传,减少人工采集数据的工作量,同时提升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这些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CBTC系统信号维护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3.3 维护管理体系创新

CBTC 系统维护管理体系创新需从组织架构、流程标准、人员培养三方面协同推进。在组织架构上,打破传统按设备类型划分的维护班组模式,成立跨专业的综合维护团队,团队成员涵盖信号、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可协同处置涉及多专业的复杂故障,避免专业间推诿延误;流程标准方面,建立统一的维护作业标准体系,明确各类设备的维护周期、作业内容、技术参数与质量要求,同时制定故障处置应急预案,细化不同类型故障的响应流程与处置时限,确保维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人员培养上,构建“理论 + 实践 + 仿真”的三维培训体系,理论培训聚焦CBTC 系统原理与新技术应用,实践培训安排维护人员参与实际故障处置,仿真培训利用数字孪生系统模拟各类故障场景,提升维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维护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将维护质量、故障处置效率、技术创新贡献等纳入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机制激发维护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维护管理体系高效运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CBTC 系统在地铁信号维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应用,以及优化维护对策,能够有效提升地铁信号维护水平,为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动态,不断探索更高效的维护方法与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华,李强.轨道电路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20,46(3):102-106.

[2].王磊,刘洋.地铁信号系统中轨道电路的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19(5):1-6.

[3].陈思,赵宇.轨道电路在地铁信号系统中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铁道通信信号,2021,57(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