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群众文化舞蹈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与社会效益研究

作者

沙吉旦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馆 833400

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及“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群众文化舞蹈活动是城市和农村群众喜欢且享受的运动方式,广场舞、社区舞蹈队等模式,满足着人们对健康生活以及空闲时间的需求,同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体育锻炼相比,公共性舞蹈具有艺术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它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的休闲娱乐或者身体健康方面,开始涉及社会的管理、公共性的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目前对群众文化舞蹈的研究集中在对舞蹈身体状况和舞蹈文化价值的认识上,对其组织管理,所带来的社会作用方面还需要更加全面的研究。

1 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背景

群众文化舞蹈活动中的全民性文化行为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文化观的层面强调“一切为人民”,是一种群众性原创性和全民参与性艺术活动,具有包容性和共享性;二是在社会观的层面强调舞蹈促进社会联系,增进团体间的关系与理解,因而是一种实现社会凝聚的主要手段;三是在行政的层面强调必须对群众性舞蹈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和程序化的管理,以保证其功能的有效实现和连续性运作。纵观中国民间舞蹈发展史,其发展初期则是由自发和无组织的娱乐行为转变到由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层次、多架构并重的运作模式。

2 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与实践经验

2.1 组织架构设计与管理机制的形成

不同性质的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舞蹈活动体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首先有自发在社区自发组织的舞蹈队,可能在街区文化和社区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运作的舞蹈队以及融入社交艺术机构社会合作组织的舞蹈队。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有必须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治理模式而言,一般是有舞蹈队队领队或者核心人员负责,负责制定活动流程以及日常训练、表演时间等。已经建立舞蹈团体或协会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致的管理规范与流程来安排舞蹈小组的活动行为。

2.2 活动运行与资源配置的有效落实

资源调配事关活动开展质量。场地选用上,首选公共广场、公园和社区中心,有的大城市甚至采用网络预约的形式来合理运用场地空间。财政来源上,包含政府拨款、公司赞助、会员自筹。资源有限时,资金多元筹措已然是必要手段。引导者的技术保障同样重要。有的社区聘请专业舞蹈讲师定期上课,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远程授课,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便可以提升团体的专业素养。此外,正规购买、管理服装、音响等器材用品,也成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

2.3 协调沟通与风险管理的执行路径

在群众舞蹈活动中,协调沟通是组织管理的关键。通过例会、微信群和文化节等形式,成员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信息共享。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例如因音乐音量、场地使用权等问题产生纠纷,此时需引入民主协商和志愿者调解机制,确保队伍稳定。风险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活动可能涉及噪音扰民、场地安全隐患和突发伤害等问题。为此,一些社区通过签订安全责任协议、购买活动保险、制定应急预案等方式来降低风险。实践表明,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不仅保障了舞蹈队伍的安全运行,也增强了居民对活动的信任感与参与度。

3 群众文化舞蹈活动的社会效益评估与提升路径

3.1 公共文化服务价值的多维展现

群众文化舞蹈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独特价值。它推动了艺术的普及,让普通居民有机会参与艺术创造与欣赏。舞蹈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舞蹈形式多样,往往融合民族舞蹈和地方舞蹈元素,有助于文化传承和增强文化自信。在这一过程中,群众舞蹈成为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实践路径,扩大了公共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3.2 社会凝聚力与社区治理效能的强化

群众舞蹈活动不仅是文化娱乐的场景,更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通过共同排练与表演,居民之间的交流机会大幅增加,邻里关系得到改善,互助氛围日益浓厚。在活动中形成的群体认同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此外,舞蹈活动常与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结合,成为社区治理的有效工具。例如,某地社区通过舞蹈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现了文化活动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群众舞蹈不仅能够提升居民的文化认同,还能有效促进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

3.3 社会经济与健康效益的延伸作用

群众舞蹈活动在经济与健康方面的效益同样显著。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舞蹈服饰、培训市场和文旅演出等,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健康层面,舞蹈活动能够改善居民心肺功能,缓解心理压力,降低慢性病风险,从而间接减少公共医疗支出。更为重要的是,舞蹈活动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一些城市通过举办舞蹈节、群众文化展演等活动,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结语:群众文化舞蹈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已经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互动与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是舞蹈活动健康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其长久运行。同时,舞蹈活动在社会效益方面的价值需要通过多维度的评估予以凸显,从文化普及到社区治理,从经济促进到健康提升,均展现出广泛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静.探究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东方娱乐周刊, 2024(1):0130-0132.

[2]晏国莲.论群众文化视角下当代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J].尚舞, 2023(1):159-161.

[3]陈欣彤.基层文化中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问题探析[J].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6):007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