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与实践

作者

康怀雄

广元开放大学

开放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能给土木工程领域在职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随着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快速发展,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正日益提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计成为必然趋势。模块化课程设计可依照职业能力需求对课程内容合理划分和组合,提高课程针对性与实用性,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一、土木工程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1.行业对土木工程人才职业能力要求

土木工程行业会涉及建筑、道路、桥梁等多个不同领域,其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这里面包括力学、结构、材料等学科知识,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1]。其次,实践能力在整个行业里至关重要,像工程测量、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等技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升,此外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软技能也日益被重视起来,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环境。

2.开放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与差距

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方面经验,不过在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上或许存在不足,因为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相冲突的缘故,部分学生在实践技能的提升方面受到限制,和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相互比较,学生在新技术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2]。因此,课程设计需要针对这些现状以及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模块化课程设计思路与原则

1.设计思路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模块化课程设计,一开始要对土木工程职业岗位做深入调研,以此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之后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把课程内容划分成不同模块,让每个模块对应特定的职业能力,在进行模块设计的时候,需注重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情况,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结合开放教育自身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以此确保课程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3]。

2.设计原则

模块化课程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方面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二是系统性原则,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且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确保学生能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灵活性原则,要根据学生不同需求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模块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四是动态性原则,要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以保持课程的先进性和时效性[4]。

三、模块化课程构建

1.公共基础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该模块涵盖思想政治、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多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数学课程会提供必要数学工具以帮助学生解决工程数学问题,英语课程着重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以便查阅国外资料及进行国际交流,计算机应用课程能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使用来提高工作效率[5]。

2.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着重传授土木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涵盖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等课程,工程力学课程可让学生了解物体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工程制图课程能培养学生绘图以及识图的相关能力,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会使学生熟悉各类建筑材料性能与使用方法,工程测量课程可让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6]。

3.专业核心模块

专业核心模块作为模块化课程核心部分,直接对应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该模块涵盖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多门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钢结构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结构设计计算能力,基础工程课程让学生了解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使学生掌握工程施工流程及组织管理技巧,能有效组织实施工程项目[7]。

四、课程实践环节设计

1.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属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模块化课程当中要设置与各模块相关的实验课程,比如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混凝土结构实验等,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去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数据,以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8]。

2.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能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环境积累实践经验,是一条重要途径,学校会安排学生到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开展实习实训,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和管理工作,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实际运作情况,熟悉工程项目的流程和管理方法,进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9]。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1.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时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借助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视频课件等丰富资源,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线下教学注重师生互动交流,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答疑等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机会实操。

2.课程评价

要去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内容涵盖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也包括课程设计与实习报告,还有期末考试等多个方面。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用于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与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课程设计和实习报告用来评价,学生综合实践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期末考试主要是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做到,全面且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10]。

总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设计,是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发展需求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深入分析职业能力需求来构建合理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实践环节并采用有效课程实施与评价机制,可让课程更贴合职业需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旭东.新工科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5,(12):26-28.

[2]商琴琴,牛蔺楷,兰媛,等.模块化随堂仿真实验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汽车,2023,(09):59-61.

[3]惠存,祝彦知.土建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改革与探索[J].河南教育(高教),2018(04):49-52.

[4]彭海英.土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8(01): 54+62 .

[5]刘敏.模块化设计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2020,36(5):112-116.

[6]田丽.基于模块化设计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2019,43(6):98-102.

[7]余伟.模块化设计理念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创新应用[J].建筑技术,2021,42(3):67-71.

[8]孙楠,刘东,王秋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8(6):181-182.

[9]刘勇,徐森,章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78-81.

[10]王英俊.工程设计类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讨——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20,39(0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