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作者

吕天齐

身份证号:3703031990****1715

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设工程复杂多变的需求。BIM 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建筑信息管理工具,具有可视化、参数化、协同性等特点,能够将建设工程的各种信息集成到一个三维模型中。在施工阶段应用 BIM 技术,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模拟和动态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一、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基础

1.BIM 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它将传统的二维图纸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使施工人员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例如,在复杂的建筑结构中,通过 BIM 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构件的空间位置和连接方式,避免因图纸理解偏差而导致的施工错误。BIM 模型具有参数化的特性,每个构件都有相应的参数信息,如尺寸、材质、性能等。当参数发生变化时,模型会自动更新,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BIM 技术支持多参与方的协同工作,不同专业的人员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上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2.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涵盖多个关键环节。首先是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人员培训等。在这个阶段,通过 BIM 技术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原材料检验、工序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等。利用 BIM 模型可以实时跟踪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最后是竣工验收阶段,通过 BIM 模型可以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BIM 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的结合点

BIM 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的结合点众多。在施工进度管理方面,BIM模型可以与进度计划进行关联,实现动态的进度监控。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在质量管理方面,BIM 模型可以作为质量信息的载体,记录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数据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安全管理方面,BIM 模型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模拟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

二、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1.质量计划制定模块

质量计划制定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在基于 BIM 技术的质量控制体系中,首先要根据工程特点和相关标准规范,制定详细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利用 BIM 模型可以对工程进行分解,确定各个施工阶段和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点。例如,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可以将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工艺、养护时间等作为质量控制点。

2.过程监控模块

过程监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利用 BIM 技术可以实时采集施工数据,如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数据、工序质量检验数据、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将这些数据与 BIM 模型进行关联,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例如,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当参数超出允许范围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3.质量问题处理模块

当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必须及时高效地进行处理。基于 BIM技术的质量问题处理模块,能够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定位与多维度分析。通过三维 BIM 模型,可直观展示质量问题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周边结构的影响范围,结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数据、材料信息和工序记录,精准追溯问题成因。系统依据预设规则与工程经验,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整改时限。

三、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体系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质量主管、BIM 工程师等参与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明确设计、施工、监理及分包单位的职责边界与协同流程,强化责任落实。设立专职 BIM 技术应用团队,负责模型的搭建、更新、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标准宣贯。

2.技术保障

技术保障是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的重要支撑。要不断加强 BIM 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软件在建模精度、协同效率和可视化分析方面的功能与性能。推动 BIM 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施工管理平台,实现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传输与智能分析。通过物联网将现场设备、环境传感器和人员定位系统互联,全面感知施工状态,及时预警质量风险。依托云计算实现多方协同与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施工规律,优化质量控制策略。

3.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如质量责任制、质量检验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量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对违反质量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要建立质量信息管理制度,规范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确保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结语

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通过将 BIM 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相结合,实现了施工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和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该体系在质量计划制定、过程监控和质量问题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 BIM 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够、相关标准规范不完善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BIM 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培养更多的 BIM 技术专业人才。要不断探索 BIM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为建设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泽鹏.基于BIM 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辽宁省:辽宁工业大学,2019.

[2]唐欣.基于 BIM 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2015.

[3]王松.基于 BIM 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