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结石疼痛在护理中的应用
张晓丽
荆州华侨医院 434000
一、引言
泌尿外科结石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引发的疼痛多为输尿管痉挛或结石刺激黏膜所致,疼痛程度剧烈且发作突然,常伴随恶心、呕吐、辗转不安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还易引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护理已成为结石患者整体护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体验与康复进程。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将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结石患者的护理全过程,成为临床护理人员需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泌尿外科结石疼痛的特点与评估
泌尿外科结石疼痛的特点为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其疼痛性质与结石的位置、大小及移动状态密切相关。肾结石引发的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若结石发生移动阻塞输尿管,则会引发肾绞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腰部或上腹部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可向腹股沟、会阴部放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疼痛常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疼痛发作时患者多无法保持固定体位,痛苦程度较高。基于上述特点,临床护理中需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量化疼痛程度,为护理干预提供精准依据。目前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数字评分法(N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其中 NRS 法因操作简便、患者易理解而广泛应用,护理人员通过让患者在 0-10 分的刻度上标记自身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 分为最剧烈疼痛,以此动态监测疼痛变化;对于无法准确表达的患者,如老年痴呆或儿童患者,可采用 FPS-R 法,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判断疼痛等级。疼痛评估需贯穿护理全程,在患者入院时、疼痛发作时、干预后 30 分钟及睡前分别进行,同时记录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长、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形成完整的疼痛评估记录,为后续护理措施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三、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结石患者中的具体应用
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结石患者中的应用需围绕疼痛缓解、症状干预及心理支持展开,形成多维度的护理体系。在疼痛缓解护理方面,首先需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如肾绞痛发作时指导患者取侧卧位,膝盖弯曲贴近腹部,以放松腹部肌肉,减轻疼痛刺激;同时通过环境干预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氛围,调节室温至 22-24‰ ,减少噪音干扰,必要时播放轻柔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通过听觉刺激降低疼痛感知。药物护理是疼痛控制的关键环节,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阿片类镇痛药(如哌替啶)及解痉药(如山莨菪碱),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的过敏史、肝肾功能及疼痛等级,非甾体类药物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阿片类药物适用于重度疼痛,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若疼痛未缓解需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在症状干预护理中,针对疼痛伴随的恶心、呕吐症状,需协助患者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ml ,通过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排出,减少结石对黏膜的刺激,同时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若出现肉眼血尿需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心理护理作为疼痛护理的重要补充,需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疼痛发作时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用温和的语言解释疼痛的原因及缓解方法,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通过讲述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指导患者采用深呼吸、缓慢腹式呼吸等放松技巧,配合疼痛发作时的呼吸调节,减轻肌肉紧张度,降低疼痛感受。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结石疼痛的诱发因素(如久坐、饮水不足、高钙饮食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疼痛再次发作,同时告知患者疼痛发作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避免自行用力按压疼痛部位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四、疼痛护理应用效果的评价与优化
疼痛护理应用效果的评价是检验护理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为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方向。效果评价需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三个维度展开,疼痛缓解程度通过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 NRS 评分变化判断,若干预后患者的 NRS 评分下降 ⩾3 分,且疼痛发作频率减少 50% 以上,视为疼痛控制有效;治疗依从性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按时服药、配合检查及遵循健康宣教建议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康复周期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疼痛评估的及时性、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等,满意度评分 ⩾90 分视为护理服务达标。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 100 例泌尿外科结石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发现,实施规范疼痛护理的患者,其疼痛缓解时间平均缩短 2.3 小时,治疗依从性达到 92% ,患者满意度为 95% ,显著高于未实施规范疼痛护理的对照组。基于效果评价结果,疼痛护理方案的优化需注重个体化与精细化,针对不同疼痛等级的患者制定差异化护理措施,如轻度疼痛患者以非药物护理为主,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优先采用药物联合非药物护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定期组织护理案例讨论,分享疼痛护理中的经验与技巧,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可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疼痛护理中,如通过移动护理终端实时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护理措施,实现疼痛数据的动态监测与分析,为护理方案的调整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五、结论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科学的疼痛评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持续的效果评价,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需充分结合结石疼痛的特点,注重护理措施的个体化与精细化,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提升疼痛护理的专业性与有效性。未来,随着护理理念的更新与医疗技术的进步,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与深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892-905.
[2]王艳玲,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456-468.
[3]张丽,王静.综合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823-1826.
[4]陈明,刘敏.疼痛评估工具在泌尿外科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8):1091-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