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变电一次设计在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南海霞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网分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截至2023 年底,全国运行超 15 年的110kV 及以上变电站达 1.62 万座,其中 41%的变电站因负荷激增面临扩容改造。其核心矛盾在于近5 年用电负荷年均增速达到 6.3% ,但老旧站设备故障率是常规站的 2.1 倍。加之,国土政策收紧,致使 76% 改扩建工程受限原有站址,可用面积相对较小。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以一次设备设计为改造核心,致力于解决主接线可靠性、设备兼容性、空间极限利用等难题。

1、变电一次设计分析

1.1 变电一次设计概念

变电一次设计是直接关联电能传输的主系统设计,其核心工作包括主接线选型、设备参数计算、绝缘配合控制等。其中,主接线需要结合变电站等级明确其拓扑结构。如,220kV枢纽站优先选用双母线分段或者3/2 断路器接线。

设备选型过程中,主要依赖短路电流水平、热稳定极限,如 110kV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能力不得低于31.5kA,其动稳定峰值应达到80kA。至于导体,则需选择能够满足长期载流量需求的材料800mm2 钢芯铝绞线的持续载流能力可达610A。

绝缘配合遵循国标最小净距规定,220kV 户外带电体相间距强制保持 2.3m 以上。所有设计需同步校验设备动热稳定性,主变扩建时需要复核 110kV 侧动稳定峰值 300kA 有无超限,还需基于接地网电阻0.5Ω 阈值控制事故电位升高,确保设备安全互连。

1.2 变电一次电气设备类型

变电一次核心设备包含变压器、开关设备、导体、防护装置四类。其中,变压器需要依据容量、阻抗合理选型。通常情况下,220kV 主变标准阻抗为高中-高低-中低 14%/54%/38% ,强迫油循环冷却占比需超总容量的 75% 。

开关设备主要包含隔离开关、断路器,220kV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能力强制达到40kA,其热稳定电流4s 值不低于40kA[1] 。导体则包括硬母线、软导线两种,矩形铜母线 TMY- 100*10 长期截流量 2194A,钢芯铝绞线 LGJ-400 载流量 735A。

防护设备主要包含接地网、避雷器,220kV 氧化锌避雷器 10kA 残压值不超过 524kV,接地网工频电阻不超过 0.5Ω。改扩建工程还需做好旧设备参数校验工作,如隔离开关热稳定电流在25kA 以下时需要及时更换。

2、变电站改扩建一次设计原则

变电站改扩建工程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各方人员协同配合,还需要有多方专业技术的指导、支撑。因此,变电站改扩建中需要合理、有序地安排各项工作,确保改扩建工程顺利、稳定地进行。尤其在设计环节,需要遵循相关规定、要求,确保变电站设计符合相关要求,确保用户生产、生活的用电充足。

一方面,在新变电站及设施设计并进行改扩建时,常遇到许多新线路,这便需要对新、旧线路合理布置与规划。在线路设计环节,若有新出线位置间断问题,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审视、研究设计方案,还要深入检查线路位置及延伸路径,以免出现线路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回路架空问题,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规定重新安排线路,以免发生线路交叉情况,引发更多的问题。

另一方面,变电站改扩建操作前,工程人员需要现场勘查掌握详细情况,再进行一系列改扩建评估、预算[2] 。同时,工作人员还需了解变电站的实际工况,如生产状态、设备效率、运行时间等,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针对地解决,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的用电充足。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从整体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充分结合运行机制做好应急设计,一旦发生故障,也能根据预设判断并排除故障,确保变电站设计科学、可行,顺利完成改扩建工作。

3、新增电气设备的选用

3.1 合理选择新增电气设备

就目前而言,新增设备选型主要执行如下操作。首先,结合实测系统短路电流值的上浮裕度确定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合理计算最大动稳定峰值;其次,复核原有母线、支撑构架的机械强度,对于短路电流超标区域,需要改用全绝缘管型母线;再者,基于阻抗匹配法处理新老设备并联问题,加设限流电抗器将环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后,针对空间受限问题优选紧凑型GIS 设备,以此替代传统的敞开式布置。

一般而言,导体截面主要按照最大负荷电流叠加裕度升级选用,一旦旧导体载流能力不足,需要第一时间更换相邻区段[3] 。至于接线网,改扩建过程中需要采用双扁钢环网敷设方法,并与原接地体稳定熔焊。同时,还要合理选择避雷器,主要对照系统最高运行电压、雷电防护等级。变电一次设计中,所有旧支柱绝缘子开箱抽检抗弯负荷指标,如果有设备未达到规定标准,需要将其列入更换清单,及时更换处理。

另外,主变扩容作业前,工作人员需要实测负荷曲线,模拟单台主变退出时的负荷转移能力,依据具体情况进一步确定新主变容量、冷却方式。最终的设计方案还需通过站内 N-1故障模拟测试,一切无误后方可签发设备订货技术规范书。

3.2 细化检查新增电气设备

新增电气设备在进站后需要经过三步验货流程。首先,对照供货清单逐一清点本体、附件数量,核对设备铭牌参数是否与技术协议一致。其次,检查设备外观,查验是否存在缺陷,尤其排查绝缘子表面划痕深度是否超出限值,还要检查密封法兰压接痕迹的完整性、母线平直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最后,进行专项测试,断路器操作机构需要完成合分闸时间测试、低电压动作验证;电流互感器需要进行伏安特性曲线测绘,并与出厂报告对比;避雷器则需进行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泄漏电流检测。

具体安装中,还需做好质量管控工作。为紧固螺栓,工作人员需要采用扭矩扳手按照对角线顺序逐次加力,如分三次加力[4] 。导体搭接面需要涂抹电力复合脂,并用力矩扳手锁固;GIS 设备抽真空至指定压强值,进行长达两小时的检漏操作。

二次接线主要采用双人校线机制,由工作人员使用万用表逐根测量回路通断,同步施加500V 摇表测试绝缘性能。在设备投入运行前,需要进行三次带负荷试运行,在无任何问题后,由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四方签字确认。

4、变电一次设计在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

4.1 项目概况

某220kV 变电站因#2 主变持续负载率超 91% ,不得不进行改扩建作业。该工程改扩建的主要工作包括原位更换主变为50MVA 强油循环变压器,新增110kV 出线间隔2 回。

但现场作业中遇到一些难题,如原配电楼不迁移迫使新设备基础抬升 1.2m 跨越旧缆沟。在现场西侧围墙内需扩3.5m 满足管母转弯半径 8m 要求,旧钢构架的利旧率需要达到 60% 以上。

该项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操作。第一阶段全停 7 天,进行 110kV 母线分段改造,将原单母线扩为双母线;第二阶段则是负荷低谷期切换主变进线,其作业难点在于 110kV 管母带电跨越运行母线,使用定制绝缘跨越架,耐压达到185kV,配合双滑轮牵引。

4.2 具体应用

4.2.1 主线设计

该项目通过主线设计有机解决原单母线无法扩容问题,基于双母线接线改造同步处理空间冲突。

具体操作中,将原有的 110kV 单母线架构拆除,在原 1M 母线位置向东偏移 2.5m 建造2M 母线架构。其中,两列母线的中心距离保持 8m。新旧架构的过渡期主要采用临时跨线搭接方案。同时,在分段断路器间隔预留接口,利用2 根 240mm2 的绝缘筒管母临时贯通负荷,保证改造阶段仅需单回停电。针对项目作业中存在的西侧转弯半径不足的问题,施工方将新架构标高提升 1.2m ,以便跨越旧电缆沟,并通过内扩围墙3.5m 后灌木转弯半径实现8m。至于导体选型,主要见表1。

表1 项目导体选型

4.2.2 制定防雷方案

改扩建工程实施后,防雷装置与现阶段存在的防护时空不同。为保证项目安全,需要新装防雷设备[5] 。具体而言,工程设计期间合理制定处理直击雷的安全措施,考虑到项目大部分电力设备位于室内,因此为防止设备受到雷击,选择在房屋顶部加装避雷针进行预防。该项目选用避雷装置的主要材料为镀锌扁钢,此类材料还被用到接地网连接及过电压保护场景。

在受到雷电袭击时,往往会产生电波,致使电压过高并损害线路。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该项目主要在各种设备的母线、进线上安装避雷器,确保主变压器侧引出线。还依据变压器的中性点,重新调整避雷器、放电间隙。另外,在检查设备前还需保证变电站的接地网接地阻值低于标准值,门口等进出场所还应安装均压带,在连接主接地网、GIS 设备及配电装置柜等设施时,主要选用钢排接地安装,如图1 所示。

图1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4.2.3 合理选择接地材料

项目操作中,接地材料主要按照腐蚀环境分级选型,如扩建区土壤电阻率实测 180Ω·m,主干线强制采用 60*8mm 镀锌扁钢,锌层厚度大于85um。设备引下线同样选用 60*8mm 的镀锌扁钢,与设备支架采用 M16 不锈钢螺栓四点固定扭矩 80Nm,至于引下线与主干地网,主要通过搭接焊接方式连接,焊接长度不低于120mm。

至于新旧接地体连接操作,主要使用钢丝刷打磨接触面至金属光泽,确保双面搭接长度100mm,放热焊接熔池温度需达1083℃。焊接接头需要涂覆环氧锌基涂料两层干膜厚度120um,垂直接地极选用 50*5 角钢长度 2.5m 垂直打入,与水平带三面焊接。在雨季前,项目需要开展测试工作,其中接地电阻测试值0.48Ω,腐蚀速率检测 0.02mm 每年保障寿命30 年。

4.2.4 照明设计

照明装置是变电站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应用广泛,主要包括控制室、照明高压室及其他类型场所[6] 。为保证日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该项目设计建造2 个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项目情况合理布置照明装置,工作照明系统如果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正常运转,需要保证楼梯口、疏散通道等部位的照明正常,还要启动事故照明系统,以免因照明系统故障而出现突发事故,进而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该项目主要考虑集中控制、分组控制两种照明控制方式,为减少电量使用,在配电箱内还设置声控系统、风控系统。在中控室暗敷作业中,工作人员使用塑料绝缘导线,其他线路要求采用明线暗敷方式,通常是电缆穿于镀锌钢管内。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保障电力生产顺利、稳定地进行,确保工程作业合理、有效,电力企业还需做好变电一次设计工作。具体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了解设计现况及需求,再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做好变电站改扩建环节的变电一次设计,不仅能保证变电站持续、稳健地运行,还能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然而,具体操作中极易遇到各种问题,电力企业还应依据情况合理采用措施,针对性解决问题,以免影响变电站改扩建的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 贝逸群,佘晓敏. 变电一次设计在通信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研究[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12):152-154.

[2] 于海洋. 变电一次设计在变 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 [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817-1818.

[3] 吴 沐羿, 杜皓宇 , 张小 祥. 变电 站建设 的一次设 计应用 分析[J]. 模型世界,2024(32):80-82.

[4] 蔡田园. 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变电一次设计探析[J]. 科海故事博览,2023(21):94-96

[5] 虞悦. 变电一次设计在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J]. 汽车博览,2022(7):46-48.

[6] 钱彬彬. 变电一次设计在变电站改扩建中的应用[J]. 数字化用户,2022,28(4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