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作者

颜慧慧

身份证号:370983198511061885

1.引言

在建筑行业加速升级的背景下,传统施工模式的短板日益凸显:工期易受外界因素拖延,现场作业产生的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也难以根治,已无法适配行业绿色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凭借创新模式破局,通过在工厂标准化预制墙体、梁柱等构件,再运至现场组装,既实现工业化生产提质增效,又减少环境负担,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但装配式施工在构件衔接、吊装精度等技术层面与传统方式差异显著,唯有精准把握并落地其核心技术要点,才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平稳推进与质量保障筑牢基础。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2.1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多维度革新上。质量控制层面,构件生产转移至工厂后,依托标准化流程与自动化设备,可精准把控尺寸精度与材质性能,从源头规避传统现场施工中人工操作偏差导致的质量隐患,例如预制墙板生产时能精准定位预埋件,为后续安装提供适配保障。效率提升方面,工厂批量预制与现场组装并行的模式,大幅压缩了依赖天气的湿作业时间,显著缩短施工周期。环保与资源利用上,现场粉尘、噪音污染因湿作业减少而降低,且构件生产中材料损耗可控,部分边角料可回收复用,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与能源消耗,契合绿色建筑发展理念。

2.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引导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涉足装配式建筑领域,形成了从构件生产、运输到施工安装的完整产业链。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技术标准、产业配套、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构件生产技术要点

构件生产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构件生产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精确的模具设计和制作,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其次,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选用符合标准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和浇筑。在构件养护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构件类型和环境条件,采用合适的养护方式,保证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还要加强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确保构件质量合格。生产时需对模具定期检修校准,防止长期使用导致构件尺寸偏差,养护时可借助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保障养护效果。

3.2 构件运输与堆放技术要点

构件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损坏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输前,要根据构件的尺寸、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运输方式,并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固定和防护措施,防止构件发生晃动、碰撞和损坏。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要按照规定的堆放要求进行堆放,确保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构件之间应设置垫木,避免构件直接接触地面。同时,要根据构件的使用顺序和安装部位进行合理堆放,方便施工取用。运输路线需提前勘察,避开颠簸路段,堆放时垫木材质和厚度要统一,避免构件受力不均产生裂缝。

3.3 构件吊装安装技术要点

构件吊装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在吊装前,要对吊装设备和吊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同时,要根据构件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吊点和吊装方法,避免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损坏。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构件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对于一些大型构件的安装,可以采用临时支撑等措施,保证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加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装质量问题。吊装时需安排专人指挥,避免交叉作业,安装后可利用全站仪等设备精准复核构件位置,确保符合设计偏差要求。

3.4 构件连接施工技术要点

构件连接是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要保障。常见的构件连接方式有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焊接连接等。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中,要严格控制钢筋的插入深度和灌浆料的质量,确保灌浆饱满、密实。浆锚连接时,要注意锚固钢筋的位置和锚固长度,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焊接连接要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焊缝质量符合标准。同时,在连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测和验收,对连接部位进行必要的力学性能试验,确保连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灌浆时需控制灌浆压力和速度,防止出现气泡,焊接后要清除焊渣并检查焊缝外观,避免存在夹渣、气孔等缺陷。

4.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构件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构件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构件尺寸偏差、表面缺陷、强度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在构件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模具管理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例如,某项目因长期忽视模具检修,致使大量构件尺寸超差,只能返工,严重延误工期。同时,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生产工艺,加强对构件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对于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构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报废处理,严禁不合格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像轻微的表面麻面可通过修补处理,而严重的强度不足构件则必须报废,以免影响整体建筑质量。

4.2 施工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构件吊装等危险作业环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确保施工安全,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例如定期开展安全讲座,邀请专家分享事故案例与安全操作要点。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安全带等。同时,要加强对吊装设备、施工机械等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此外,还要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某工地曾因台风突袭,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及时加固设备与构件,避免了严重损失。

5.总结与展望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构件生产、运输与堆放、吊装安装、连接施工等关键技术要点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保障施工安全。同时,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放眼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行业对绿色低碳转型需求的持续升级,装配式建筑正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蓝海。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管晓鹏.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质量控制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22(8):95-97

[2]姜殿春.装配式建筑运输与堆放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4):132-134

[3] 陈自闯. 装配式建筑吊装安装施工技术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23(5):156-158

[4] 林卓 鹏. 装 配式建 筑连 接施 工技术 及质 量控制 [J]. 四川建材,2022(3):101-103

[5] 刘洋.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建筑安全,2021(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