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探讨

作者

俞卓颖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正常运营管理的重要物质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是否规范、合理,将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和发展。高效、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不但可以增强医院竞争实力,还能促进医院健康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系全面改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依旧会面临各种问题和不足,如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方式不合理等。这些现象的出现,给医院固定资产应用和管理造成直接影响,使得医院资源大量消耗。基于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对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引导医院长效发展可以起到现实性作用。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固定资产管理环境不佳

目前,一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环境不佳,一些医院在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后期管理方式粗糙,有的管理标准不高,有的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调出(借出)、报废等未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医院为了符合某些标准和指标,在购买和引进大型医疗设施时,在前期没有认真分析设备技术的可行性,造成固定资产和医疗服务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固定资产购置成本增加,给医院资金运营造成一定压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制度制定和执行存在随意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标准不够明确,或者对固定资产使用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当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容易形成相互推诿的局面。

2.2 管理体系不全面

管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再加上财务支出关注力度大,严重影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针对当前大部分医院来说,每一笔资金支出都存有限制和标准,不可随意更改,这就使得实际支出和医院需求不统一,从而造成医院工作效率偏低。在医院固定资产方面,由于支出固定而使得即便会计账目中记录固定资产支出情况,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没有实物。并且,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主要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医院实际需求,科学构建资产管理体系,无法给后续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最终引发各种管理问题。由于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管理人员职责分配不清晰,资产交接不充分,部分人员担心受到牵连而随意将废弃设备自行处理,给医院固定资产方面带来严重损失。

2.3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大、部门多、固定资产在科室间的调拨、缺乏有效管理,时间久了造成资产归属不清、清点困难、账物不符,影响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等;部门间调剂较少,部分医疗设备的高端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效用。对于固定资产报废缺乏科学鉴定、未能做到物尽其用。

三、医院固定资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环境

一方面,要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管理环境。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该强调与内部控制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使用预期效果和使用目的,根据资产、人员、设备实际情况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内容,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确保固定资产使用有专门的审查程序和管理流程,从而保障固定资产的良好使用环境。医院应该加强内部宣传,积极开展培训学习,特别是领导层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医院各级员工熟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使医院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配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要把考核评价环境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在不同的工作场所建立相应的专业考核指标,对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划分,要理清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使用责任人等因素,建立医院各业务科室固定资产使用协调机制,规范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医院要进一步明确审批流程,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遇到情况变动要及时上报。在购买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要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和后期使用效果,提高固定资产采购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过度超量采购,避免增加医院压力,减少资源浪费。

3.2 日常管理过程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医院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固定资产指标考核体系等,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制度、采购验收制度、登记与审核制度、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资产变动与调拨制度、资产清查制度、损失丢失赔偿与报废制度、内部控制等一系列制度以及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等。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二是要注意制度体系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要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之间衔接与协调,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堵塞漏洞。(2)明确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资产管理处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招投标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订、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的审批、固定资产的验收及固定资产账的核对等工作。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购置经费的预算安排、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审核、固定资产数量与金额总账的设置,并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资产使用单位应有一名处级领导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根据单位资产数量确定)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账的基础性录入,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将固定资产实物落实到具体使用人员名下,保管、养护本单位固定资产,参与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清查工作。

3.3 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及报废工作

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统计,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临床使用科室申请报废的设备,需遵循相应审批流程,严格执行报废审查制度,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对捐赠、报废经审批后及时登录相关系统进行注销,停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避免成本效益受影响,同时积极处理已报废的固定资产,防止废品堆积。

四、结语

医院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内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减少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过度损耗和浪费带来的额外成本支出,从根本上节约管理成本。医院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体管理体系中的权重,充分挖掘固定资产蕴含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提高医院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医院长远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英.论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5,(03):91-93.

[2]陈银芳.关于推进公立医院固定资产高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24,(12):155-157.

[3]李娜.基层医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J].销售与管理,2024,(29):114-116.

[4]陆效超.推进内部控制实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4,(01):88-90.DOI:10.16457/j.cnki.hbhjjlw.2024.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