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对策
陈虹 迟乐健
身份证号 220581199206131469 身份证号 210219197207236419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气安装施工在工程建设中所占比重逐渐提升,其安全管理问题愈发凸显。电气工程具有高风险、高技术要求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带来严重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识别和防控风险,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成为亟需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施工安全管理对策的探讨,可为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一、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管理现状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电气安装任务日益复杂,施工环境也更为多样化,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目前,施工现场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对安全投入不足,仍将进度与成本放在首位,忽视安全保障环节,导致电气设备安装、线路敷设过程中隐患频出。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临时用电和电气调试等阶段,违规操作和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工程进度和人员安全埋下隐患。
在电气安装施工中,电气设备种类繁多,技术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例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导致在设备接线、线路安装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施工现场往往环境复杂,存在交叉作业和多工种协同,安全责任边界模糊,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缺乏系统性,往往只在发生事故后才引起重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施工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
面对当前现状,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从多维度加以改进。一方面,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并通过定期检查与隐患排查,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同时,应积极引入智能化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掌握施工动态,提高安全监管的效率与精准度。通过制度与技术的双重保障,才能有效应对当前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为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
二、关键安全隐患及其防控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若缺乏有效防控,极易引发事故。首先,临时用电管理是常见的隐患之一。施工现场常常需要大量临时电源,但布线混乱、绝缘防护不到位、接线随意等问题普遍存在,极易造成触电事故或短路火灾。其次,高空作业风险不容忽视,电气设备安装通常需要在楼层间、脚手架或吊装平台进行操作,如果缺少安全带和防护栏杆,极易引发坠落事故。此外,电气设备的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也存在机械伤害隐患,若吊装操作不当或设备固定不牢,极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给施工人员安全造成威胁。
在施工工艺方面,接线、调试等环节的操作规范直接影响安全性。由于部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接线错误、绝缘不良、接地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容易造成线路过载和设备损坏,引发火灾与触电事故。再者,施工现场往往涉及多工种交叉作业,不同专业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导致电气安装区域随意堆放材料,阻碍通道或覆盖电缆,从而增加施工危险性。同时,部分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工人对电气安全标准认识模糊,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这也是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隐患,应采取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加强临时用电管理是首要任务,必须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规定,做到线路布设规范、接线清晰,避免私拉乱接。高空作业环节要配备合格的防坠落设备,并定期检查使用情况,确保防护设施有效。电气安装操作中,应推行标准化施工流程,严格执行绝缘测试、接地检测等环节,杜绝不合格工程隐患。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教育,提升其安全技能与防范意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责任追溯机制以及引入智能监控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风险的提前预警与快速处置。
三、提升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实施路径
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中,要想真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需要从制度建设、技术应用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形成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路径。首先,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完善,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岗位,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同时,要注重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此外,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和监督机制,增强安全管理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在技术层面,应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是提高施工安全的重要路径。通过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及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数据进行采集与研判,有助于提前识别风险趋势,形成动态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此外,采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不仅能优化施工方案,还可以预演安全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施工安全管理从“被动防控”转变为“主动预测”,显著提升了整体安全水平。
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是提升安全管理的核心。企业应建立常态化的安全培训机制,不仅要在上岗前进行系统培训,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案例学习、模拟演练等方式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同时,针对不同岗位和施工环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培训内容,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操作规范。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应建立安全激励与惩戒机制,将安全行为纳入绩效考核,做到奖惩分明,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遵守规范”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度、技术与人员三方面的协同发力,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为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更关乎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现状与挑战的分析,明确了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揭示关键隐患并提出防控措施,指明了风险防范的方向;通过探索制度、技术与人员管理相结合的对策与路径,提出了系统化的改进方案。只有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推动管理创新,才能不断提升施工安全水平,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晏剑明.浅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 年 4 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云南银塔电力建设有限公司;,2019:261-262.
[2]单乃军.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4-135.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12.104.
[3]张艳平.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0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