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机制构建与效能优化研究
王一童
临江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 吉林临江 134600
引言:
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民生改善的项目均关乎国计民生,资金管理难度高,对承接企业的项目预算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部分重点项目的管理存在与实情脱节、执行过程超预算、资金被挤占挪用、动态监测和决策部署不及时等现象。加强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管理,构建会计管控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效能便是重中之重。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探索有效策略,以会计理论和相关技术手段和预算管理方法为基础构建管理系统,强调会计职能的高效执行。在本文中将会针对机制构建和效能优化两大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机制构建策略
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机制构建活动需要基于项目周期的各个关键节点而展开,最终构建管理机制。该机制主要分为如下各个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前期决策部署和预算评估阶段。会计管控的重点是为企业的项目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保障。以会计为代表的财务人员应深度参与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预算方法和技术对项目投资情况,诸如项目资金来源、未来现金流、盈利水平开展估测工作,为立项和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形成预算估测方案。
第二阶段为预算编制与审查阶段。会计管控的起点便是这一阶段。会计部门要深度参与项目总预算编制工作,结合历史项目数据、市场和行业价格信息,建立包含材料、人工等元素的成本库。对于复杂项目可以按照作业活动进行预算编制。企业要组织财务、技术、工程等领域专家进行预算审查。
第三阶段为预算执行与管控阶段。会计管控的重心在于实时控制和核算监管。这是该机制的核心环节。预算指标和方案会分解到具体合同、部门和责任人。相关部门要将其纳入 PMIS 或 ERP 系统,将所有的支付申请和相应的合同条款进行核对,追求无预不支,超预不付。对每一项费用进行精准归集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真实性,建立项目成本台账。会计部门按月或季度编制预算报告,建立红黄预警机制,对预算风险点进行颜色标记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会计还要对支付申请、发票、验收单、进度确认单等凭证进行审核,确保会计控制计划得到落实。
第四阶段为预算调整阶段。会计审核和管控的重点在于对各种调整申请进行财务可行性审核,分析对项目总成本以及企业现阶段现金流的影响,对于各种先超后申请的行为进行纠正。
第五阶段为结算与审计阶段。会计要出具相应的报告,会计部门要牵头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工作,诸如核对账目,清查财产,处理材料,核算最终实际成本等。此外会计还要配合内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工作,提供完整的会计资料。最后根据结算结果将建设成本转入到固定资产价值计算活动,提高企业资产管理质量。
第六阶段则是后续的绩效管理和评价,会计部门要对比项目前期预测情况和最终结果,评价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最后将项目的各种数据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形成案例集,存入数据库,为新项目的编制和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提供支持。
二、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效能优化路径
(一)开展联合培训和共同办公,不断拓展全流程会计管控路径
在进行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的过程中要追求财务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同频共振,深化业财融合。企业管理者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深入项目一线,了解项目业务流程以及技术要点,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心中有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准确度。企业还应组织财务人员对项目业务人员进行周期性的财务知识培训活动,让业务人员具备财务管理和预算管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预算意识以及成本观念。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和项目业务人员开展联合培训工作以及协商式办公,打通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的壁垒,寻找效率提升的关键路径。最终构建项目财务一体化信息平台,对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高效对接和高质量融合。
(二)强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挖掘工作,提高项目预算管理质量
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在开展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机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的精准赋能。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积极寻求相应的技术支持,打通项目管理的技术壁垒,对于大数据技术、AI 技术、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在追求无纸化和信息化办公的基础上提高项目预算管理的质量。企业可以构建智能预算管理系统或者直接购买现成系统使用权限,将重点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及时录入,从而实现预算的自动编制、线上审核、自动控制流程,结合项目进展进行实时预警和分析。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运用RPA 来处理核算类业务以及支付核算业务。同时工作人员进行复核。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计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以往项目进行复盘,对海量项目数据进行挖掘,对未来的成本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高企业的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质量和效能提升幅度。
(三)健全项目激励和管控机制,积极营造全员预算文化
在提高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质量的过程中企业要尝试建立健全相应的项目激励机制和管控机制,在企业内部营造健康的预算文化。负责人可以在财务人员的协助下构建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制度激励和管控机制,根据预算执行效果以及项目运作情况来决定对项目团队全体成员和负责人的奖惩措施,并且形成绩效考核细则,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企业要在“节约奖励、超支问责”的原则范围内构建激励机制,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同时节约项目成本,提高资金效益,最终形成覆盖全体成员的全员预算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培训活动和管理示范活动可以让全体员工精打细算,开展全员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竞赛,让预算管控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个人习惯,最终实现重点项目预算全流程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文中以重点项目预算管理活动为背景,针对预算全流程会计管控机制构建阶段及提效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以提高项目服务活动的质量以及会计管理的效率。相关企业要认识到项目预算管理水平关乎企业发展,要利用一切资源来提高项目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在开展后续的研究与探究活动时,需要围绕着将会计管理职能深入融入项目各阶段,实现对项目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动态化管控,实现技术赋能、激励措施覆盖、机制高效运行,让重点项目能够按既定规划依次落实,提高重点项目服务中心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贺.水文基础建设项目中基建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析[J].东北水利水电,2025(05):68-70.
[2]张鑫.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优化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25(09):61-63.
[3]于小韩.管理会计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商业 2.0,2025(0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