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萨仁图雅
阿拉善左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阿拉善盟 750306
一、引言
环境卫生监督属于公共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等多个方面。工作目的是通过对日常的监督管理活动来消除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以达到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从基层疾控中心实践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对环境卫生监督工作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基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与短板
(一)监督任务与资源配置不匹配
基层疾控机构承担着城乡各类场所及人群的监督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具体涵盖城市中的理发店、美容店、宾馆(住宿场所)、公共浴室(含足浴)、电影院、书店等;也包括乡村地区的同类小型经营场所。近年来,随着 “放管服” 改革的持续推进,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相关场所的监督检查任务量每年递增。
(二)监督流程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
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流程随意性强: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统一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文件为基层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比如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个别监督人员主要针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的内容进行审核,对于健康证办理、卫生设施配备以及清洁消毒记录等内容未做深入调查[1]。
(三)风险防控主动性不足,预警机制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处于“被动型”,只有当有市民投诉或上级部门下达相关工作任务时才会进行有针对性地执法和监管;对于一些常规性的卫生隐患问题,如针对美发店、美容店、宾馆、公共浴室(含足浴)、电影院、书店等重点监管场所的执法行动,多依赖市民投诉举报或上级部门任务指令触发,缺乏主动排查与前瞻治理意识,也常常因为缺少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而造成信息传达不畅等问题。
三、公共卫生管理在环境卫生监督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一)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监督供需矛盾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上下联动”,将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骨干力量派驻到基层单位进行现场技术帮扶和业务指导;为基层监督人员提供系统化培训提升队伍专业能力[2]。
(二)规范监督流程,提升标准化水平
一是由公共卫生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政策文件的要求并参考国内外经验做法,制订出台适用于基层环境监督管理的工作指南,确定各类被监管对象的具体监督检查项目、程序、频度以及相应的检测指标等。
(三)强化风险管控,构建主动预防体系
一是构建综合性的环境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汇集疾控机构、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在线运行环境健康危害因素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并根据预设阈值定期生成相关环境健康风险报告或警报并推送至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基层疾控机构,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二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下“哨点监测 + 重点监管”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四)推动协同治理,形成监督合力
公共卫生管理具有协同性的特点,可以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起以“多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基层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网络[3]。从行政系统来看,各级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主动作为分析研判存在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施策,做到有计划地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工作机制与方法手段。
四、基于公共卫生管理的环境卫生监督优化路径
(一)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专项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完善检验仪器及监测设备配置标准并及时予以更新补充;将日常监测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范围;二是强化队伍能力建设:采取“定向委培+在职培训 + 专家下派”的模式,进一步提高一线监管执法人员法律政策运用水平以及现场执法检查技能、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三是推进装备现代化建设:配齐配强移动快速检测设备,推广使用无人机巡检系统,提升监督的精准性与效率。
(二)深化公共卫生监督标准化建设
以公共卫生管理标准体系为核心,围绕公共卫生管理领域建设标准体系,对各专业分项进行细分和补充,并加强对各级机构的标准贯彻实施情况与考核评价,把标准落实情况作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4]。
(三)构建智慧化风险防控体系
基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对卫生环境的监测数据和执法数据以及居民健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治机制,打破疾控中心、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隔离,保障数据实时互联,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四)拓展协同治理参与渠道
一是完善多部门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厘清各部门职能范围和界限;二是加强对群众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全市卫生环境建设中来,“群策群力”,实现“政府为主导、多方共治”的目标。
结论
基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监督工作是保障区域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防线,而公共卫生管理通过资源配置、标准规范、风险管控、协同治理等职能,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昆,张秀云.公共卫生管理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4,21(07):209-212.
[2]王海鹏.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6):170-173.
[3]彭宁.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2):81+80.
[4]邢永,徐立格.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25,22(13):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