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配式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施工要点

作者

刘春华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

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因其高效、环保和质量可控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采用。与传统的现浇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的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再运到现场进行装配,这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高层装配式住宅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掌握施工要点

1.构件生产环节的施工要点

装配式高层住宅的质量基础是构件的生产,预制件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推进。

针对高层住宅的结构特点和受力要求,进行构件设计。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组件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减少组件的种类,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预留孔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要精确,以免在安装过程中与其它部件发生冲突。例如,对于预制墙板管道的预留孔,为了保证后期管道的顺利连接,需要将其位置偏差控制在 5 毫米以内。

原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如钢筋,混凝土,保温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进场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在生产中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工作性能和强度合格。对于钢筋,要检查其机械性能和外观质量,禁止使用锈蚀、弯曲超标的钢筋。

模具的安装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至关重要。模具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安装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定位,偏差不能超过允许的范围。例如预制叠合板模具,其平面尺寸偏差在 3 毫米以内,垂直度偏差在 2 毫米以内。在浇筑过程中,用振动棒振捣均匀,确保构件密实,防止蜂窝麻面等缺陷的产生。

2.构件运输与堆放要点

在从工厂到工地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损坏。运输车辆的选型要按构件的尺寸和重量确定,并保证合理的装载。对预制的墙板、柱等细长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用特殊的支架进行固定,以防止由于碰撞而引起的变形和断裂。为减少碰撞对支架的破坏,应在支架间设置柔性缓冲垫。

在规划交通线路时,要充分考虑路面条件,尽量避开低洼、崎岖的路段。在运输过程中不能以太快的速度行驶,在转弯和制动的时候要平稳,以免部件打滑。到达工地后,要仔细检查零件,如有损伤,要及时和厂家联系处理,禁止使用不合格品。

构件堆放在工地上要科学、合理。堆放处应平整、坚固,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积水浸没部件。不同种类的构件应分别堆放,如墙板,梁柱等,避免混堆。堆垛高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如预制堆垛层数不能超过六层,每层之间要有垫木,木垫的位置要与吊点相对应,以保证各层受力均匀。

预制墙板宜采用垂直堆放的方式堆放,并在底部用斜撑杆固定,防止翻倒。堆放角根据设计要求,一般离地面 70~80 度。构件堆放时,应留有足够的通道,以方便起重机械作业和人员行走。同时,要做好防雨和防晒工作,对带有保温层的部件,要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造成保温层的老化。

3.现场吊装施工要点

在装配式高层住宅施工过程中,现场吊装是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

吊装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对吊装机械的性能进行检验,以保证吊装质量,吊装高度等符合吊装要求。吊具的选型要根据构件的重量及外形来选择,常用的吊具有钢丝绳、吊环、夹钳等,在使用前要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和外观检验,以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检查各构件吊点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发现有损伤或位置偏差,应及时处理。吊装前,各部件与吊具的连接处要涂上润滑脂,以减小摩擦损伤。同时,清除吊装区域内的障碍,设置警告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吊装时,必须对吊装速度和吊装角度进行控制。起吊初期,缓慢提升至离地面 50-100 毫米的高度,检查吊具和钢丝绳的受力状况和部件的平衡状况,确认无误后,继续起吊。吊装到安装位置时,要慢慢降下,避免与其它构件或脚手架发生碰撞。

在安装预制柱时,要做临时固定,用钢管对角或索风绳将立柱固定在已施工的结构上,保证其垂直度。垂直度偏差控制在 H/1000 (H 是立柱高度),且不超过 15 毫米。预制墙板的安装要严格控制标高和位置,并对底部斜撑及垫片进行微调,保证墙板轴线偏差在 3 毫米以内,标高偏差在 5毫米以内。

在安装叠合板的过程中,要保证支架系统的稳定性。支架间距的确定应与板的跨度有关,一般不大于 1.5 米。板缝之间的接缝要统一,缝宽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板面平整度,偏差在 5 毫米以内。

吊装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发出明确的指示信号。如遇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吊装作业,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构件连接施工要点

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构件连接是保证结构整体性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安全。

加固方法主要有套管注浆、锚注胶等。套管注浆连接时,应按设计要求插筋深度,一般不小于套管长度的二分之一。注浆前应将套管中的杂物、积水清除干净,并检查灌浆孔及出浆孔是否畅通。灌浆材料的配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搅拌均匀后,用注浆泵从注浆孔中注浆,直到出浆孔内满浆,然后及时将灌浆孔和出浆孔封闭。注浆时,应对注浆时间、注浆强度等进行记录。

灌浆锚固件的搭接连接,必须保证孔中的钢筋位置正确,缝隙一致。注浆必须填满并压实,并在 14 天内完成。焊接完毕后,要进行拉伸试验,以保证接头的质量.

混凝土接头处的处理要规范化。预制件与现浇部位的结合面应做粗磨处理,如开键槽,凿毛等,以提高粘着力。现浇混凝土浇筑前,应将结合面上的浮灰、杂物清理干净,洒水保持湿润,不留水。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预制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振捣密实的方法,使其与预制件的结合紧密。

节点的箍筋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牢固,间距一致。预埋件的连接要保证位置准确,焊接牢固,焊缝的高度和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连接完毕后,应检查接头的外观,如有裂纹,蜂窝等缺陷应及时修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装配式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保证工程质量。但是它的施工工艺复杂,涉及的环节很多,必须严格掌握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要保证高层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特点,不断地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积累经验,提高高层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淑芬. 装配式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施工要点分析[J].居舍,2025,(20):44-47.

[2]何方方,孙锡强.建筑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4,31(S2):275-276.

[3]孙维明.高层住宅建筑装配式预制外架专项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24,10(07):116-118.

刘春华,1972.02.04,男,汉,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