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渗透数学文化,浸润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

高岭

南外仙林分校宿迁学校

一、数学文化简述

学术界针对数学文化做了很多研究,但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关于数学文化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解释是,数学文化是数学在漫长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的精神产品,其指引着数学的发展,并为现代人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目标。数学文化是开放的、多元的,且能够联系很多学科,开放指的是数学知识的分支领域特别多,而且各个分支之间都具有一定联系,多元指的是数学知识并不只是描述数字与图形,还能够联系多个领域与多个学科,其中充满了很多技能技巧,甚至可以说数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策略

1.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对于数学文化而言,更多的是以数学历史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这其中涉及大量的名人轶事。对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关注度进行吸引,以此来引导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前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望,进而带动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杨辉的事迹,通过展示杨辉在数学探索方面的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等精神,使学生受到感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好学、求知的热情,使学生的文化体验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重视数学文化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开展教学时,以生活形式对数学文化进行渗入。数学探究是一个动态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需要将数学文化中的生活思考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展现某一个具体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刺激、锻炼,使学生意识、理解如何运用数学思维进行生活场景中的数学观察,进而形成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2.利用数学文化调动学习热情

数学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时常会忽视数学文化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仅仅注重学生对解题方式的掌握,利用题海战术式的练习模式,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这种教学理念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历史故事,促使学生得以感知数学文化发展源头,基于多元化的角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的章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向学生讲述“小数”的诞生历史。伟大的数学家刘徽曾经在《九章算术》中就提到,在开方不尽时就可以使用十进分数进行表示, 这也是世界上首次提出 念,这比西方国家早了将近一千三百年。这则数学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本章节知识探索的欲望,数学教师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探究小数乘法的概念及定理。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更好的掌握小数乘法方面的知识。

3.讲述有关数学家的文化故事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在知识本身,还离不开数学文化的历史与产生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去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家的故事予以了解的方式,更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去寻找一些有关数学家发现数学原理的故事,供学生进行思考。这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2]。

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圆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列举出刘徽和祖冲之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和数值所做出的贡献。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去介绍这两位数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结合这两位数学家所做出的功绩,积极引导学生对有关圆的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中有关数学知识的部分所取得的杰出成果,还能够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文化故事的影响,进而积极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4.扩宽数学文化的获取渠道

老师要不断的挖掘教材的数学文化资源,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材料的延展和应用,例如,老师可以收集一些数学期刊,加强对于论文资料的解读,深化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这有利于增强对于数学文化的认知,并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增强个人数学文化的应用能力,并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个人的教学效率。老师要加强相关材料的研读,结合相关的教材主题,深入的挖掘数学的隐形文化,从而进一步扩展个人的知识面,并找到更多的教学资料,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为数学教学建立一定的基础条件。此外,老师要开展数学文化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知识讲座,增强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让老师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相关理论研究专家,要对老师开展数学的文化培训,增强老师的数学文化素养。

5.促进数学文化与作业的融合

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与数学课后作业结合起来,利用数学课后作业加深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教师可以以数学作业为载体,将数学文化中的各种数学思维教授给小学生。具体的做法是:教师给小学生布置各种与数学文化有关的作业,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数学文化知识训练。这样既是数学作业与数学文化思想合理结合的有效途径,又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布置数学文化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作业,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的效果挺突出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大量一线教师会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的原因所在,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各一线教师需要持续践行数学文化渗透课堂的教学基本模式,以此展开进一步的授课,如此就可以让课堂现场的氛围更好,教学成效更优。

参考文献:

[1]吴晓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62.

[2]胡玉娥.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文化如何有效渗透[J].新课程·上旬,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