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

作者

王启梅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外国语学校 336100

引言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学生难以将所学内容迁移至真实情境中。项目式学习以其情境性、探究性和成果导向性,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注入新活力。它不仅契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深度思考的机会。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如何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优化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题。相关策略的提炼与实践,有助于推动数学教育由“教知识”向“育素养”转变。

一、项目式学习概念

对于“项目式学习”一词而言,国内学者对其有很多翻译,常见的有“项目式学习”、“项目学习”、“项目化学习”及“基于项目的学习”这四种翻译,国外一般将项目式学习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针对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不同学者也从多种角度分别进行了界定。综合来看,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整合知识、发展能力并提升素养。它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合作性与实践性。国内学者也指出,项目式学习应具备情境性、任务驱动性、跨学科性和成果导向性四大特征。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课堂的碎片化教学,促进数学知识从“静态记忆”向“动态应用”转化,契合当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改革方向。

二、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

(一)生活化选题策略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主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例如,围绕校园绿化面积测量、班级消费支出统计、家庭电费使用分析等贴近学生日常的问题开展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生活化选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也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升学习动机。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挖掘可操作性强、层次分明的项目任务,确保问题既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选题应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参与设计,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建模与解决奠定基础。

(二)结构化任务分解策略

项目式学习强调任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因此设计时必须将整体项目合理拆解为若干子任务,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每个子任务应对应明确的学习目标,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便于学生逐步推进并形成完整成果。例如,在“设计校园节水方案”项目中,可将任务分为数据收集、问题识别、模型构建、方案优化与成果展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设置具体活动和产出要求。这种结构化设计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节奏,避免因任务模糊导致的混乱或停滞。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学生厘清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升项目执行效率与学习深度。

(三)合作性小组建构策略

有效的项目式学习离不开团队协作,因此在设计阶段应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注重成员能力互补与角色分工。初中生正处于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通过小组合作不仅能锻炼沟通表达与倾听能力,还能促进思维碰撞与多元视角的融合。教师可根据学生性格特点、数学基础及兴趣倾向进行异质分组,确保每组内有组织者、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并定期轮换以实现全员参与。此外,应设计小组内部评价机制,如互评表、过程日志等,强化责任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合作性策略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完成质量,也为学生日后适应团队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四)过程性指导与支持策略

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需提供持续的过程性指导与资源支持。这包括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解决技术难题、调整研究方向以及激发内在动力。教师应关注不同小组的进展差异,适时介入引导而非直接给出答案,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验证、同伴互助等方式解决问题。同时,要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如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借助几何画板进行可视化建模,提升项目的技术含量与科学性。过程性支持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试错中成长,在反思中深化理解。

(五)多元化评价机制构建策略

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成长轨迹,因此必须构建涵盖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应包含自评、互评、师评与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重点关注学生在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团队协作与创新表达等方面的表现。例如,可通过观察记录、作品集、答辩表现等量化指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估。评价标准应提前向学生说明,使其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自我监控能力。此外,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用于改进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策略,真正实现“以评促学”,推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走向高质量发展。

结束语

项目式学习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框架,通过生活化选题激发兴趣,结构化任务引导深入,合作机制促进互动,过程指导保障推进,多元评价实现反馈,五项策略协同作用,有效提升了活动的育人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资源建设,并推动跨学科融合,使项目式学习在数学实践中持续深化,真正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佳. 刍议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J]. 试题与研究,2024,(36):96-98.

[2]王秋阁.基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数学,2024,(24):18-19.

[3]朱虎成,王喆,孔德宏.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及反思[J].初中数学 教与学,2023,(06):8-10.

[4]孙学东.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设计要素[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3,(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