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管道防腐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王颖
中油管道防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1
引言
城市地下管网环境复杂,土壤酸碱度、地下水成分以及电化学反应等因素会加剧管道腐蚀,导致管道泄漏、爆裂等问题,影响城市安全和环境保护。石油管道作为重要的能源输送设施,对其防腐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石油管道腐蚀的复杂性,分析了腐蚀环境特征,探讨了防腐涂层、复合型防腐涂料及高分子改性技术的应用方法,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表面预处理、涂层涂敷、提出了工艺参数优化方案,为城市地下管网管道的防腐提供技术参考。
1. 中石油管道防腐技术概述
1.1 原理与基础要素
在物理防护方面,防腐涂层、包裹材料等技术通过形成致密的防护膜或包覆层,有效隔离管道表面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腐蚀风险。这些涂层和包覆材料在表面附着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粘结力,确保防护层在管道运行过程中不发生脱落、起泡或龟裂等情况。管道的金属材料表面往往会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水分及化学物质中而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电化学腐蚀。防腐技术通过涂层中掺杂防锈颜料、阻隔氧气和湿气的渗透,减少腐蚀电流的形成,抑制金属离子在腐蚀环境中的释放。
1.2 适用范围与优势
在潮湿土壤环境中,管道易受到水汽、酸碱性物质和腐蚀性离子的侵蚀,防腐涂层技术通过形成致密的涂覆膜,阻隔水汽及腐蚀介质的渗透,减缓管道氧化反应【1】。在盐碱地带,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和硫酸盐,极易对金属管道产生侵蚀,而中石油的防腐技术通过高耐腐蚀性的涂层材料及多重包覆结构,显著增强管道的抗化学腐蚀能力。
2. 城市地下管网腐蚀环境分析
2.1 土壤与地下水化学特征
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含盐量、有机物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管道的腐蚀强度。碱性土壤中虽然氢氧根离子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若碱性过强,则会加速管道表面的氧化反应。土壤的含水量与其导电能力密切相关,湿度较大的土壤中电解质活性增强,使电化学腐蚀反应加快,导致管道表面更容易产生锈蚀。地下水的成分同样对管道腐蚀影响显著,尤其是地下水中溶解氧、氯化物、硫化物及二氧化碳的浓度。溶解氧浓度较高时,会加速氧化形成氧浓差电池,诱发局部腐蚀;氯化物则会破坏金属表面钝化膜。
2.2 电化学腐蚀机理
过程通常包括阳极反应、阴极反应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阳极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金属离子进入电解质溶液,导致管道表面产生腐蚀凹坑【2】。阴极反应过程中,溶解氧、氢离子或水分子接受电子,生成氢气或氢氧根离子,进一步加剧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电阻率、溶解氧浓度、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等。土壤电阻率较低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腐蚀电流增大,阳极与阴极反应加剧,从而加速腐蚀速度。溶解氧浓度较高时,阴极反应更加活跃,形成氧浓差电池,使局部区域腐蚀严重,进一步导致管道穿孔和泄漏。
3. 防腐材料与工艺选择
3.1 常用涂覆体系
环氧树脂涂层、聚氨酯涂层及聚乙烯涂层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腐涂覆体系。环氧树脂涂层通常采用液态喷涂工艺,施工时需对管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随后,采用喷涂设备将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均匀涂敷在管道表面,涂层厚度需达到 0.4mm至 0.8mm之间,并在常温下养护 8 至 12 小时,使涂层完全固化,形成致密的防护膜。聚氨酯涂层则适用于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的环境,喷涂时要求施工温度控制在 5℃至 35℃之间,避免高温引起涂层流挂。涂层施工完成后,应采用电火花检测仪对防腐层的连续性和附着力进行检测。
3.2 复合型防腐涂料
涂料多采用双组份或多组份配比方式,使用时需按照质量比将主剂、固化剂及添加剂进行充分搅拌,以确保材料的稳定性。涂装前,管道表面应进行严格的除锈处理,推荐采用Sa2.5 级喷砂除锈工艺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涂装时应采用多道涂装工艺,待底漆完全干燥后,再涂覆中间层与面漆层。面漆层应采用耐候性强的材料,并通过刷涂、喷涂或辊涂方式均匀覆盖,施工完成后,需采用电火花检测、厚度测量仪等设备,对涂层进行全面检查。
3.3 高分子改性技术
改性聚合物通常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醚酮(PEEK)或聚苯硫醚(PPS)等高性能聚合物【3】。施工过程中,将改性聚合物通过熔融共混、溶液共混或辐射交联等工艺均匀分散于涂料中,以提高其耐酸碱性及抗剥离能力。熔融共混工艺采用高速搅拌设备,将聚合物颗粒在 200℃至230℃的高温下充分搅拌至熔融状态,并将其均匀喷涂在管道表面。溶液共混工艺则将改性聚合物溶解在特定溶剂中,并通过浸渍或喷涂工艺将其均匀分布于管道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4. 施工与过程检测
4.1 表面预处理与清理手段
表面清理前,需对管道表面油污、泥沙、锈蚀及其他附着物进行彻底清除。采用喷砂处理时,应选用石英砂、钢砂、铜矿渣等粒径在 0.3mm至1.5mm之间的磨料,使用空气压缩机将磨料以 0.4MPa至 0.6MPa的压力高速喷射至管道表面,达到Sa2.5 级除锈标准。在清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磨料喷射角度,避免垂直喷射导致粗糙度不均匀。若使用化学除锈工艺,则需选用浓度为 10% 至 15%的磷酸或草酸溶液对管道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4.2 防腐层涂敷与固化工艺
采用刷涂、喷涂或辊涂工艺时,需根据涂料类型选择适合的涂敷方法。环氧树脂类涂料采用喷涂工艺时,喷枪口径应选择 2.0mm至 2.5mm,喷射压力控制在 0.3MPa至 0.5MPa之间,喷枪与管道表面的距离应保持在 30cm至 50cm,喷涂速度应控制在 0.5m/s至 1.0m/s,保证涂层均匀无漏涂。喷涂时应采取纵向、横向及对角交叉喷涂方式,确保每一道喷涂覆盖上一道喷涂的 50% 至 60% ,避免漏涂或厚度不均。涂层施工完成后,需将管道置于干燥、无尘环境中进行固化处理。
4.4 长效监测方法
监测系统可采用直流电位梯度法(DCVG)或电磁探测法(PCM)对防腐层的损伤点及绝缘性能进行检测。DCVG检测时,需在管道两侧布设接地棒,接地棒与管道表面的距离控制在 1m至 2m之间。PCM检测方法采用电磁信号传输原理,通过在管道两端布置信号发生器,利用电磁感应装置沿管道走向探测电流信号的强弱变化,确定管道防腐层的完整性。
5. 效果评估与优化探讨
5.1 防腐层完整性检测
电火花检测法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该方法利用电火花装置对防腐涂层进行高压测试,以发现针孔、气泡、裂纹及漏涂等缺陷。检测前,需根据涂层厚度设置合适的测试电压【5】。涂层厚度在 300μm 至 500μm时,检测电压应控制在 3kV至 5kV;涂层厚度在 500μm至 1000μm时,电压应控制在 5kV至 10kV。检测时,电火花探头需沿管道表面缓慢移动,速度控制在 0.2m/s至 0.3m/s,探头与涂层表面保持接触,确保测试范围无遗漏。
5.2 工艺稳定性改进
涂层施工前的表面预处理需严格执行Sa2.5 级除锈标准,喷砂磨料粒径应控制在 0.3mm 至 1.5mm之间,喷射压力维持在 0.4MPa至 0.6MPa 。喷枪喷射角度应保持在 45°至 60∘ ,喷枪与管道表面距离控制在 30cm至 50cm,以确保喷砂均匀并达到 30μm 至 70μm的表面粗糙度。环氧树脂涂料在喷涂前需充分搅拌 5 分钟至 8 分钟,每道喷涂重叠宽度控制在 50% 至 60% 。固化过程中,环氧树脂类涂层温度应维持在 20℃至 30∘C ,固化时间不少于24 小时。焊接部位应采用热缩带防腐处理确保材料充分收缩并紧密贴合。
参考文献
[1] 王清春, 王洁光. 石油化工管道防腐关键技术研究[J]. 化工管理,2025,(02):129-132.
[2]王凤生,张春雨,王鹏.油田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及管道维护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4,38(06):197-202.
[3] 张 晓 晴 . 浅 谈 石 油 化 工 管 道 防 腐 技 术 [J]. 当 代 化 工 研究,2024,(08):129-131.
[4]易顶珍.石油化工管道防腐蚀技术的应用和改进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15):174-177.
[5] 于立才. 石油管道化工防腐的安全技术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2023,(07):225-227.
作者简介:王颖 (1982 年 1 月-)女,天津市人开发区2013 年中国石油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程师,现从事管道防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