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

张丹阳

白城师范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材,我们国家可以说在教育行业中给予了足够的资金扶持,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希望可以为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种背景之下,本文就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结合“双师型”教师概述,提出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仅供参考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

倘若想要对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方向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那么就要紧抓几个基本点,换言之就是要对双师型的基本含义做到了如指掌,并且在师生接触期间主动寻找全新的交流模式,以加快教育革新脚步,促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继而为每一个学子的学习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一、“双师型”教师概述

(一)“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所谓双师型,从表面上来讲就是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职业能力,可以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并且还可以充分确保自身存在着较强的道德品质,继而给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诸多益处。与此同时,在和其他学科加以融合的时候,可以充分彰显出非常优秀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为其日后顺利步入社会创造优越条件。教师绝不单单是可以给学生们带来一些基础的知识,基于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很多技术水平也在持续上升,大部分教师之前所拥有的知识点也会无法顺应时代的脚步,倘若还采取原来的教学手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那么不但会致使知识层面落后,而且还无法让学生掌握全新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水平大打折扣。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实际上是为了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继而促使广大学子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双师型”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教学期间,倘若没有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那么不但不会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还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强化教师的综合能力,确保其在自身的岗位上可以发光发热,并在长期发展当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可以提升自我,确保该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鲜活力量,在今后发展期间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此行业当中,继而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方向

双师型教师可以在一个岗位之上得到各种各样的能力,充分彰显出多种职能能力,同时在其他专业实际学习期间,在全面借助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促使广大学子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教师通常都会具备超高的综合素养,且存在着较强的思想意识,可以在自身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在学习当中主动顺应时代的脚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可以构建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其日后学习以及生活夯实基础。

二、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一)对教师招聘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

倘若想要本质上解决问题,那么就要从源头做起,在对该队伍进行构建的时候,我们大部分高校仅仅意识到了当前所衍生出来的问题,而在队伍整顿期间,虽然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都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然而依然有一些教师的综合素养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思想觉悟性低,基于时间飞速流逝的趋势下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由此可见,这不单单不会对提升队伍综合水平带来益处,反而还会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及精力,只有加大力度,对那些综合能力不强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处理,才可以从整体上让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迈入新的台阶,同时在具体发展期间也可以更加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提的一个问题和原来有所区别,在具体建设期间,我们一定要从源头开始,对教师招聘环节做好严格的把关,针对教师的每一个方面均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在确保其具备基础能力的同时,还应当依据具体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提出与之相匹配的要求,期盼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这个最佳的岗位上。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在传统招聘期间,大部分高校为了凝聚师资力量,通常将那些高学历、成绩好的教师当作核心力量,然而却没有对其是否存在其他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在长时间发展时,该队伍通常倾向的是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而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今后招聘期间一定要提高招聘门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广泛关注专兼结合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环节来说,其在学校教学基础建设当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引起了相关领导层等各方人员的广泛关注。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判断师资队伍是否雄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质量;二是人才数量。我们都知道,双师型教师通常均属于学校的中流砥柱,对高校可持续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基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不管是针对人才的引入还是补充来说,均要将目光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之上,在具体建设期间应当最大限度地迎合教学的具体需求,同时还要与当代发展需求保持一致,通过引入“双师型”素质师资来完善与优化师资结构,采取兼职等各种形式来聘请那些实践能力强、道德品质高的兼职教师来妥善处理实践能力教学的急需。兼职教师可从以下几个地方招聘:一是科研院所;二是企业中的专家骨干等,为进一步加快队伍建设脚步予以人才保障。

(三)强化实践培训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双师型队伍素质建设针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双师型”素质建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师从始而终均在学校建设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往的教师培训往往以教师进修为主,并将以下几点当作主要目标:一是提高学历;二是更新知识;三是加强科研。以上几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除此之外,虽然以前也提到过实践锻炼,换句话来说就是新分毕业生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持续强化现有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建设以及新任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建设,并要以全新的模式来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无论是针对现有教师还是新任教师来说,他们均已拥有了过硬的专业能力,然而受以往思想观念以及培养模式的干扰,其工作能力无法得到应有的练习,显然这样必然会无法胜任自身的工作岗位,更别提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了。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全体教育工作人员到以下几个岗位中加以培训:一是所从事学科专业教学的职业岗位;二是所从事学科专业教学相近的职业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时间应当结合职业岗位进行科学调整。与此同时,教师在相关实践教学期间也要和学生共同跟班见习,旨在实现对其双师型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怎样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加快教育革新脚步早已演变成现阶段各大高校值得深思的课题之一。倘若想要构建这一队伍,那么除了要掌握双师型这一概念以及作用之外,还应当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持续寻找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途径,以此来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刘刚,刘海英,刘宏伟.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1)

[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J].马慧莲.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6)